安史之亂到底多離譜?本無亡國之兆的大唐,此時為何會爆發叛亂?
2023/07/14

公元755年,大唐天寶十四年,此時正沉浸于溫柔鄉的唐玄宗李隆基,突然接到了來自帝國東北一帶的噩耗:安祿山造反了。

安祿山的造反對于唐廷而言是一場地震,不單單是政壇的地震,更是心理的地震。

要知道,早在幾年之前,安祿山還是那個和藹可親的胖子,他認楊貴妃為干娘,能歌善舞,一個人就能逗得整個后宮歡聲笑語,前仰后合,如此可愛的角色,又如何會造反呢?

然而,未等到唐玄宗思考明白這個問題,安祿山的大軍就已經席卷了整個華北。

安祿山本身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整個帝國東北三鎮十五萬精兵盡為其所掌握。

相比之下,此時的唐王朝所能掌握的衛戍部隊和中央禁軍僅有八萬余人,且都是些常年遠離戰場的弱旅,面對安祿山大軍的傾巢出動,幾乎無力抵御。

安祿山絕不是紙上談兵之輩,他下達命令部隊半夜行軍,黎明吃飯,一天至多前進六十里,沒過多久他便侵入中原,就連唐朝的陪都洛陽都已經淪為敵手。

而唐王朝此時唯一能夠談得上「報復」的舉動,就是將安祿山的兒子安慶宗賜罪殺死。

當得知兒子安慶宗死后,安祿山狂怒不已,在陳留城下,他下令讓所有投降的唐朝官民互相砍殺,以供自己泄憤。

陳留軍民面面相覷,不消片刻,這些絕大多數連雞都沒有殺過的人們便爆發了一場血腥殘忍的混戰,直到砍死了六七千人,血流成河才算停止。

無數人精心編織的盛唐美夢,就此只剩下了一地荒誕殘破。

安史之亂的爆發,正處于唐朝最為偉大的時刻,在國際上,這時的唐朝是當之無愧的霸主,疆域與遠邁西北「萬國衣冠拜冕旒」 ,然而,僅僅一個安祿山便將這一切全部攪亂,令人大跌眼鏡。

安史之亂的爆發,很多人都會簡單的將問題歸結于唐玄宗老邁糊涂,受了奸臣蠱惑,才最終釀造災難。

可這一切真的這麼簡單嗎?在這場影響整個國家的叛亂之外,又有著哪些內因?

安史之亂絕對不僅僅是某位皇帝和臣子一時昏庸就能夠導致的,可以說,這場災難的爆發是唐王朝百年來社會矛盾積累的結果。

唐王朝的立國根本源自于承襲隋朝的府兵制,府兵制簡單而言,是將全國土地分配給年滿二十周歲的男性公民,每人一百畝土地。在當時,30畝土地就足以一家4口人衣食無憂,100畝就能夠過上相當不錯的好日子了,可以說是十分大方。

作為回報,百姓們有義務服兵役,每年到農閑的時候,都會自備武器,參加地方政府統一展開的軍事訓練活動。 如果訓練表現出眾,還會被選入折沖府,成為「職業軍人」,享受稅負減免。

府兵制運行邏輯并不復雜,但是它卻有效地提升了國家生產力,在這一階段,唐朝百姓幾乎人人都生活富足,熱衷于參軍。

如果非要說府兵制有什麼缺點的話,那麼就是它無限放大了「土地兼并」所帶來的危害。

在任何朝代,只要有富人有官吏,就勢必會想方設法擴大自己的土地,擠占普通百姓的生存空間,富人和官吏本身在社會地位上就有著優勢,想要從一個平民百姓手上拿走土地,簡直不要太容易。

災年借高利貸,豐年收重稅,這都是再為平常不過的做法,唐初的土地或許百分之九十屬于平民,那麼到了唐朝中期,恐怕留在百姓手上的土地,不足一半。

百姓沒了土地,自然就沒辦法繼續搞府兵制,就算愿意參加訓練,也沒有多少人買得起全套盔甲,府兵戰斗力也迎來了急速下降。

唐玄宗當然是知道土地兼并的危害的,為此,他曾經下達命令:全國范圍內禁止一切土地倒賣,任何土地買賣行為都屬于違法。

但這份命令只能治標不治本,唐朝末期百姓所擁有的土地已經只剩下了「十之二三」,無數人淪為流民,在盛唐氣象的背后,昔日那批曾忠于國家的人民已經不復存在了。

歷朝歷代土地兼并,頂多也就是讓百姓過得差點,起義多點,然而唐朝的府兵制下,迎來的將是國家軍事、經濟的全面塌方。除非進行一場徹底變革,否則根本無從扭轉局勢,然而改革之路何其困難,此時的唐朝在崩潰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府兵制瓦解以后,為了維持戰爭需要,武則天一朝,國家便已經開啟募兵制,每年另外花費巨資來維持戰爭需要。

唐朝制度在制定時早就明確了每一分錢的花法,哪有閑錢來額外養募兵?因此這也進而造成了國家負擔日益龐大,再加上唐朝疆域遼闊,只得采取邊防屯墾的方式來各自防御,節度使由此誕生。

在邊關維持一支常備軍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古代交通運輸條件極其落后,就地募兵就地籌糧永遠是最為經濟節約的方法。

為了能夠省錢,唐朝開始將各種權力下放,征兵權、征稅權、行政權……直至節度使成為了地方上的土皇帝。

藩鎮制度決定了節度使手下的那些大頭兵從來不會忠于國家。對于這些拿錢辦事的募兵而言,節度使就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他們管理著自己一日三餐、生殺予奪,天然的會更加愿意追隨將軍,而不是皇帝。

而節度使由于有著掌兵大權,也能夠自行選擇篩選,留下那些愿意服從自己的士兵,慢慢的,那些心向國家的士兵會被清除,留下來的全是死心塌地效忠節度使的士兵。

直到此時,節度使儼然已經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一方諸侯。

唐廷不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是等到他們開始試圖削藩時,早已為時已晚,這時的藩鎮節度使和藩鎮士兵們已經徹底融為一體,甚至出現了士兵聯合拒絕削藩的情景,難以控制,稍有舉動便有可能激發兵變,誰也不敢妄動。

其次,就算是真的能夠削藩,其問題也不少,邊防誰來保證?新來的將領是否會形成新的藩鎮?這就使得削藩一直無法推行。

節度使的戰斗力是有保障的,唐朝節度使最為盛行的時候,也是疆域最大的時候,在這段時間里,唐朝疆域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峰,向西抵達阿富汗,向南抵達越南,向北則抵達東北,是真正意義的天朝上國。

可惜反面作用也在呈現,地盤越大,也就意味著節度使的實力越強。皇帝想要控制這些節度使,只能依靠其個人的道德約束,除此之外,再無他法。

唐玄宗之所以一口氣將平盧、范陽、河東,東北三家節度使同時封給了安祿山,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唐玄宗是打心眼里信任對方。

安祿山能夠成為一方重臣離不開李林甫的支持,當時的李林甫為朝廷宰相,雙方結成利益共同體,在大唐這顆樹上,瘋狂吸血。

隨著李林甫死后,其政敵楊國忠上台,局勢再一次微妙起來。

楊國忠上台后,安祿山緊張不已,認定其一定會打壓報復自己,但此時的安祿山仍然沒有造反之意,說來也離譜,此時安祿山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長安城做個宰相,好圓了自己「出將入相」的美名。

從客觀條件上來看,安祿山本人文化水平不高,他回到長安當宰相,只不過是掛個虛名,不可能會挑戰楊國忠的地位。

然而,楊國忠卻對這一舉動并不買賬,曾經對唐玄宗說:「祿山雖有軍功,目不知書,豈可為宰相!制書若下,恐四夷輕唐。

楊國忠一面阻止安祿山回來做官,一面又積極上書,稱安祿山有謀反之心。

安祿山身處邊關,論討皇帝歡心,當然不是近在咫尺的楊國忠的對手,眼看著自己逐漸失寵,安祿山著急不已,此時此刻,對于安祿山而言,似乎造反也就變得沒有那麼不可接受了。

唐玄宗當然也考慮過不想把安祿山逼急了,為了安撫安祿山,唐玄宗曾經多次派太監前去賞賜、試探安祿山。

然而,另一旁的楊國忠卻鐵了心只想要趕走安祿山,甚至可以說安祿山如果造反,那才正中他的下懷,因此在之后的時間里,楊國忠開始了近乎瘋狂的上書,聲稱安祿山即將造反。

楊國忠越是嘴賤,安祿山就越是緊張害怕,為了自保,他也開始暗中「盛陳武備」,直到有一天安祿山猛然驚覺,自己的實力已經遠超唐中央軍,到了這個時候,他便再也沒有猶豫的必要。

眼見著安祿山席卷半個國家,中央軍毫無抵抗之力,唐玄宗便只好啟動預備方案,那就是用藩鎮來平藩鎮。

唐朝藩鎮不只安祿山一家,除了東北河東、平盧、范陽三鎮以外,還有西北派的安西、北庭、朔方三鎮,相較于東北安祿山,朔方三鎮的實力甚至可以說是更加強悍。

當然,短時間里,西北軍隊是無法到來的,只能調來將領。于是,唐玄宗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守洛陽,高仙芝為副元帥開始東征。

高仙芝、封常清均是名將,榮耀光環比之安祿山要耀眼不少,然而,兩人所拿到的兵馬,均是臨時趕湊得來,這些兵馬缺乏戰斗經驗,盡管兩人拼盡全力,仍然無法抵抗安祿山的虎狼之師。

最終,封常清、高仙芝的防線一直退到了潼關才算穩住。

封常清、高仙芝的做法無可厚非,兵弱,打不過,那就等到西北的強援趕到,再做打算。可就在這時,唐玄宗耐不住了,眼下東北節度使正在席卷全國,而西北節度使又堅守待援,誰知道他們是真的打不過,還是和安祿山相約好,要平分天下?

最終,在奸臣的誣告下,唐玄宗做出了另一個昏聵舉動,那就是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

封常清、高仙芝死后,唐玄宗又急忙調來了隴右節度使哥舒翰進行平叛。

哥舒翰選擇了和封常清、高仙芝一樣的做法,那就是鎮守潼關,一來到當地,他便開始加固城防,挖掘壕溝。

在他的充分準備之下,安祿山幾次進攻均被擊退。

眼看著拿不下潼關,安祿山便使出了一個妙計:那便是將大軍假意撤出潼關外的陜郡,只留下四千老弱病殘駐守。

唐玄宗得知陜郡「兵不滿四千,皆贏弱無備「的信息以后,十分興奮,認為這是收復陜郡的大好機會,哥舒翰極度上書請求再探再查,可此時的宰相楊國忠又站了出來,向玄宗指責哥舒翰意圖不軌,最終,哥舒翰的提議均遭到了唐玄宗的駁回,被逼無奈之下,哥舒翰只得帶兵出關,結果在野戰中全軍覆沒。

唐玄宗的瞎指揮,使得唐朝中央臨時募集的20萬大軍全體崩潰,沒過多久,安史大軍便越過潼關,占領長安,唐玄宗只得帶著百官和為數不多的軍隊匆匆西逃。

當隊伍來到馬嵬坡時,將士們饑疲交加,憤怒的盯著昔日高高在上的宰相楊國忠,要知道如果沒有他搗亂,安史之亂爆不爆發還是一個問題,沒有他搗亂,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等人守住潼關也問題不大。

別的貪官污吏頂多是吸吸國家的血,你楊國忠簡直是想要砍掉國家的根!

此時的楊國忠在干什麼呢?他正在和二十來個吐蕃使者交涉,準備從隨行的食物中拿出一份給他們,哪怕是到了這個時候,楊國忠也依然在維系著天朝上國的美夢。

逃難隊伍本來帶的食物就不多,絕大多數官兵還都餓著肚子看到這一幕,有人當場喊:「楊國忠與胡虜謀反!」最終士兵們群情激奮,亂刀將楊國忠和其黨羽殺死肢解……

安史之亂真正的平息,要等到幾年以后西北軍隊的調回。

然而縱觀整場事件,我們不難看出,這場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唐王朝的內部矛盾:地方與中央的不合,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才是這場動亂的根本原因。

哪怕是把唐玄宗和楊國忠換上劉備與諸葛亮,這些問題該爆發也是會爆發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和珅隨手寫的奏折,字跡都比書法家更勝一籌,作品至今被故宮收藏
2023/07/26
「神劍」被秦俑壓彎2000年,一出土就變直狀,專家:禁止考古挖掘
2023/07/26
2005年,男子借9萬買破袈裟,發現夾層有一物,后拍出6500萬天價
2023/07/26
古代沒有身份證,為什麼青樓女子不敢逃走,只能贖身才能走人?
2023/07/26
清朝嬪妃被寵幸后,為何都怕太監「揉屁股」?一按白忙了
2023/07/26
清朝「作弊衣」火了,用老鼠須寫了6萬字,考生如何作弊?
2023/07/26
朱元璋姓「朱」,百姓吃豬肉咋辦?老朱將「豬」改1個字,百姓:真香
2023/07/25
武則天跟李世民多年未有身孕,為啥和李治卻很快生下六個孩子
2023/07/25
元素周期表清朝才出現,為何朱元璋起的名能聯成周期表?
2023/07/25
朱元璋臨終前孫子問他:外敵入侵有叔叔,叔叔造反,我該怎麼辦
2023/07/25
朱棣打進南京城,禍害了兩個小舅子,一個被殺,一個棄之不用
2023/07/25
乾隆微服出訪,被一副對聯難倒,卻被路邊的一個乞丐,隨口對上
2023/07/25
古代歷史上兩位使用方天畫戟的人,一位遺臭萬年,一位卻名垂千古
2023/07/25
明朝皇后的墓里,出土十一雙高跟鞋,古人真是又愛美又潮流
2023/07/25
明武宗30歲時死于豹房,豹房是一種什麼場所?為何會讓女子恐懼?
2023/07/25
古代妃子下葬時,為何要堵住肛門?這正是古人的智慧之處
2023/07/25
武則天墓前61個無頭石人,千年來無法解釋,卻在1971年解開
2023/07/25
柏鄉之戰:朱溫285位將帥被俘,2萬多士卒被殲,因李存勖有一名將
2023/07/25
中國第一不腐男尸,全身赤紅口含玉印,手持閻王告地書
2023/07/24
清明上河圖:一篇文章帶你了解畫中的爆炸細節
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