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李自成打下北京后,所建立的大順政權勢不可擋,然而卻在42天之后走上絕路,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大明誰都沒有苦,就是苦了百姓。崇禎皇帝雖有意中興大明,但利益集團阻撓,終究難以力挽狂瀾。
此時以李自成為代表的農民起義軍,奮勇而起,短短幾年就殺入北京,但擁有這樣的虎狼之師,李自成竟然才當了42天皇帝,便走上了絕路。
攻占北京城之后,幾近稱帝李自成究竟干了什麼事兒?竟然讓自己走向窮途末路。
明朝末年,老朱家和各路豪強視萬千百姓為魚肉,肆意宰割,一時之間,民不聊生,所有百姓都希望朝廷可以減少賦稅,然而上層穩固的利益結構已經形成,民生只是天方夜談罷了。
打著均田免賦的旗號,李自成從造反之始,立即獲得了底層百姓的支持,人們到處在唱「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先是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趁著關外女真族對朝廷虎視眈眈之際,李自成率軍隊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吊死在了煤山。
一時之間,李自成的威望無人可及,全國人民都在等著李自成拿出一個像樣的政權來。
然而,歷史證明,李自成好像把一副好牌玩的稀巴爛。
行軍這麼久以來,李自成第一次休息的這麼好,從小到大,壓在他頭上的那座山,終于被他推翻了。
此時他坐在紫禁城的龍椅上,要知道上一次從這個龍椅上離開的人是崇禎皇帝,那個人剛剛在后面山上的老歪脖子樹上吊死。
他推翻了大明,那個剝削了他祖祖輩輩的王朝。
從今天開始,他就是這個國家新的主人了,朝天一叩,一番指令便定了下去。
考慮到兵馬剛進城,易有矛盾,他更是親自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
這樣好像一個國家,就這樣穩定下來了。
推開崇禎皇帝后宮的大門,那屬于溫柔鄉的氣息鋪面而來,貧苦和征戰仿佛才是這前半生的主旋律,也沒有追逐什麼愛情,安定下來之后,好像對于愛的渴望異常強烈。
在崇禎皇帝的后宮里,他選擇了一個自己心儀的女子封為妃子,看起來好像是上天對于勝利者的獎勵,但其實只是另一個衰敗的開始罷了。
李自成一到北京城就奔著崇禎皇帝的后宮去了,作為李自成的心腹兼主將,劉宗敏怎麼也覺得李自成有點兒過早行樂了。
竟然下令不允許掠奪財物,這不是扯淡嗎?
但底下人鬧得太厲害,首先就是軍餉的問題,守著北京這座財富巨城,竟然發不起軍餉,地下士兵的怨氣已經越來越大了。
但命令下了,該遵守還得遵守,軍隊里紀律嚴明,劉宗敏可不愿意做出不合時宜的事兒。
但26天已經過去了,那些北京城里的達官貴人依舊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底層百姓依舊活得不如一條狗。
這種現象劉宗敏再也看不下去了,于是下令劫富:「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
本來以為這些財產對于豪強來講,也就是九牛一毛,但實戰證明,他們竟然一毛不拔,為了整治這些守財奴,劉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夾棍,刑具一出,這些豪強才掏出了自己的錢包。
要知道這些豪強在崇禎皇帝需要軍費之時,可是一分都不愿意掏的。
俗話說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將軍開始劫富,接著士兵的劫掠之路也由此開啟了。
鋤強扶弱,這四個字兒就是天道所為,劉宗敏并沒有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
聽到手下說,北京城已經亂成一鍋粥了,李自成朝著窗外看了一眼,能出什麼事兒,有劉宗敏這個得力手下在,天塌不了。
但聽說劉宗敏縱容手下開始在北京城劫掠之后,李自成氣得立刻起床,劉宗敏是他的得力助手,他怎麼能在這麼關鍵的時候戳自己脊梁骨呢?李自成怎麼著也要問個明白。
「你為何縱容手下違抗命令?」李自成衣服都沒穿好,就跑來責問劉宗敏。
「在京城,不允許劫掠,否則,殺無赦!」大將軍的威懾果然有氣勢,幾個隨從被嚇的趕緊跪下了。
「京城?我們的京城可不是這里,你問問這兩萬一路打來的兄弟,我們的京城是哪里?」劉宗敏想敲醒李自成這個傻蛋,大順的京城是西安,提醒他不要忘了根。
李自成自然明白,這些兄弟都是跟隨自己從西安一路打過來的農民軍隊,在他們眼里,他們來到北京不是京城,這里只是一個曾經的權利中心,這里需要被整治。
「那你就縱容手下劫掠嗎?」 李自成感覺劉宗敏說的好像有些道理。
「劫掠?你忘了我們的口號了嗎?我們是劫富濟貧,替天行道!」劉宗敏大義凜然,看著李自成的臉,這位「皇帝」好像已經忘記了曾經起義的初衷。
李自成看著一起同自己參加起義的各位兄弟,好像這麼久以來,大家所求的不就是吃飽飯,娶得起媳婦嗎?現在金錢和女人都在面前,又為何要放她們走呢?
好像是自己錯了,李自成好像并不占理,但氣仍未消,拂袖而去,繼續在皇宮里享受自己的仙倫之樂。
崇禎的后宮也就那麼大,但男人對于女人的需求總是與日俱增,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是大明的殘余勢力,也是李自成的主要對手之一。
這天,李自成扣押了吳三桂的家眷,更是將吳三桂的愛妾占為己有,被惹惱的吳三桂更是起兵和李自成開戰。
但李自成此時已經是自信到了極點,率領軍隊硬是一鼓作氣,在一片石戰役,經過數日,將吳三桂大敗,受不了屈辱的吳三桂更是背叛自己的民族,和關外的女真族合作。
在雙方的強大兵力之下,李自成節節敗退,只能返回北京。
但此時在李自成心里,只是一次討賊失敗罷了,回到京城之后,李自成就殺光了吳三桂的全家,并著手自己的稱帝事宜。
在此仍然內憂外患之時,貿然稱帝實屬不智。
稱帝是需要有人支持的,但李自成在京城這42天的行為,全國人民沒有一個看好。
首先,劫富,成功了,所有的富人和豪強都恨他。然后,濟貧,沒有做,也沒有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持。
一個敗軍之將,帶著衰氣回歸,在紫禁城稱帝,支持他的只有他的心腹,另外就是一些迫于他的威勢而不得不服從的人。
這樣的稱帝,和袁世凱的稱帝又有什麼區別,都只是一個儀式罷了,帝國名存實亡。
後來的事實就說明了的李自成的稱帝僅僅只是一個儀式而已。
剛稱帝結束沒過幾天,李自成就逃離了北京城,因為自己的軍隊無法抵擋清軍的入關,一路向西逃去,希望在西安卷土重來。
順治元年10月,清軍攻陷太原,隨即分兵南下,李自成大順政權的最后一道防線徹底失守,清軍一路順勢推向全國,無人可擋。
李自成節節敗退,他怎麼也想不通自己為啥會失敗?
曾經的氣勢好像再也不存在了,好像軍隊依然在,好像又那般脆弱。
如果真的非得找個原因,那麼應該是這四件事兒沒做好,所以丟了本該屬于自己的天下吧!
其一:劫富,將大明剩余的豪強得罪了個遍,再也沒有豪強愿意支持李自成的起義軍。
其二:未濟貧,李自成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老本,自己就是靠著劫富濟貧的口號號召廣大貧苦老百姓參與自己的起義,但事成之后,竟然沒有濟貧。
其三:自己的眼光不夠長遠,剛建立的不穩定政權,國家還處在內憂外患之中,竟然貪圖享樂。
其四:因為自負,逼反了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從而導致大敵入關,要不是清朝,中華民族的文明至于倒退那麼多嗎?
李自成起義的本質上就是被大明壓迫了幾百年的老百姓站出來的一次反抗,那些貪官污吏,巧取豪奪,但天道輪回自有報應,總有一個人為百姓說話。
李自成只是順應天意,給那些為富不仁的豪強予以報復罷了,報復之后,便該退下而已。
眾觀歷史,每一個朝代的興起之前,總有一個短命的王朝得以成勢,李自成的成功就是大明和大清之間鏈接的那個紐帶王朝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