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別稱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見于《管子·小匡》。漢以來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現代也比喻知識量豐富的人。封建社會,秀才是最低功名,府考為秀才(府相當于現在地市級別)。秀才雖有功名,但不能做官,做官必須是舉人及舉人以上的功名,可以教書授課,在地方上受人尊敬。過去考一個秀才真的很難,一個縣三年也只十幾個名額。主要是古代會讀書認字的人少之又少。
秀才一名在隋朝科舉開始以前已有。在漢朝使用察舉制時,由各州推舉的民間人材稱之為「秀才」 。東漢時為避漢光武帝劉秀之諱,將秀才改名茂才,或稱茂材。茂才科主要是選拔奇才異能之士,所以通常稱「茂才異等」或「茂才特立之士」。秀才最初為特舉,在西漢后期成了歲舉,舉主為刺史,遂形成州舉秀才、郡舉孝廉的體制。而清朝是一個農業社會,大部分人是住在村里。讀書不貴,全村集體找個開蒙的先生,一年用不了多少錢,因為這類先生自己本身也沒中過秀才,而且都是本村農民。這類半耕半讀的先生,一年用不了一兩銀子,學費給的就是糧食,靈活性很大。電視劇里經常說「窮秀才窮秀才」,雖然秀才是當時科舉最低級的功名,但含金量極高。中了秀才就是有身份的人,進入社會中上層,見縣官不跪,不得用刑,免傜役賦稅,還有每月糧食的補助。如果要對比今天,古代的秀才相當于重點大學的本科生,社會地位還是不低的。
那麼當時的科考制度又是如何呢?明清時,考生參加這次考試是要帶準考證的,上面會詳細記載個人隱私信息。從考試內容來說,就要難度很大了,因為一方面這次院試的考官是一省的學政,學識淵博(往往是翰林出身);另一方面屬于自主命題,不會像鄉試、會試有嚴格的命題規則。故而主考官會顯示自己的水平,出一些偏題、怪題,其中最為令人苦惱的是截搭題(這種題目就是將四書五經原文某一段文章的上下句各截取幾個字湊成一道作文題,往往斷章取義,給考生挖坑)。至于大家關心的錄取名額問題,明清秀才錄取是有規定的額度的,名額根據各地經濟文化發展程度分成大中小縣,大抵是大縣二十多名,中縣十幾名,小縣六七名,而府學和州學也不過是三十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