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著衣,下穿裳」,這便是中國人「衣裳」來源。從商朝開始,漢服就已經有了嚴格的等級制度,不過,襟、衿、裾、袂、帶、袖等部分逐漸成形后,漢服反而變得復雜化。而且受影視劇的影響,大家對于漢服的印象一般都是端莊高雅,卻十分不方便。
尤其是不管在什麼季節,「古人們」都將自己里三層、外三層,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這就難免不會讓人好奇,倘若是在炎炎酷暑,古人們沒有空調,沒有冰柜,難道還要規規矩矩地「包裹」自己嗎?
對此,唐朝「詩仙」 李白恐怕要第一個跳出來辟謠,他就曾在《夏日山中》暢快道:「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這脫光衣服,在山林間逍遙自在的行為就算是咱們現代人也鮮少有人敢做。
若說不能將「酒仙」李白當作普通人,那麼還有不少考古得到的實物為證。上世紀70年代,長沙馬王堆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珍奇異寶,其中除了保存良好的辛追夫人的身體外,她那輕薄如蟬翼的素紗禪衣也令世人震驚無比。
正因為這件素紗禪衣透明度非常高,女子若不穿內搭,就直接穿上這件衣服,那就和透視裝沒什麼兩樣。所以專家們還一度認為,那是辛追夫人和丈夫在一起時才會穿的。事實上,古人可沒有大家想象中的保守,而且古時候的絲織品本就輕薄,半透明的衣服也是常有。
比如這幅千余年前漢朝時期的古畫就將當時女子的打扮完美呈現了出來,畫中女子身上穿的白紗本就影影綽綽,外面披的黑綢更顯性感,女子還毫不避諱地直接將兩只手臂都露了出來,高高興興地切著果蔬,完全沒有半點羞澀遮掩之意。
看來「露出胳膊就被視為輕浮」只是現代人對于古人的偏見了,再看看接下來的這幅畫,則更是讓人跌破眼鏡。這幅畫顯示的則是幾名女子在一起聚會游玩的場景,大家身著輕紗,或是在池中沐浴,邊吃邊玩,好不快活。不過這幅古畫出自誰手,這就不得而知了。
女子打扮尚且如此,古時的男子則更不會避諱太多。接下來這張古畫中正在歡飲作樂的男子們就都是裸露著上半身,外面再罩上一層半透明的輕紗,即使旁邊有侍女,他們也毫不在乎,這可要比現代的男子還要開放。
若是遇到了酷暑,想要納涼,那些在官場中正襟危坐的男子們在私下里也是另外一幅模樣。比如接下來的這幅畫中的男子袒胸露背,脫得只剩下身的裳了。他旁邊的女子在他面前倒是表現得十分含蓄,但也在不停地扇扇子。
接下來這張宋朝時期的《槐蔭消夏圖》則更是逗樂眾人,畫中的男子正在小憩,但他看上去甚是「不修邊幅」。鞋子東一只西一只,手還搭在自己的肚皮上,悠然自得的狀態完全打破了現代人對古人嚴肅莊重而又保守的固有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風氣開放的唐朝時期就連女子都有專門的「袒胸裝」,現代所謂的「吊帶裙」、「深V裝」都是唐朝女子玩剩下的。遺憾的是,明清時期人們日漸趨于保守,衣服也裹得越來越嚴實,很多開放的服飾都被拋棄,只存在于古畫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