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聽說過各種天子,比如:真命天子、少年天子、大漢天子、布衣天子等等,卻很少有人聽說過「屠夫天子」。「屠夫」作為一個職業范疇,從事這一職業的人以宰殺牛、羊、豬等為主業,殺個雞鴨鵝還稱不上「屠夫」這個稱謂呢。
而歷史上真有一個「屠夫天子」,他叫冉閔。難道這個冉閔沒成為天子之前,做過「屠夫」嗎?一查嚇一跳,他所屠的可不是什麼牛羊,而是活生生的人!
一個兩個不叫觸目驚心,幾十萬的奪人性命,也就在血腥的戰場上才見識過,這麼令人膽寒的惡性事件怎麼會發生呢?
(八王之亂各藩王間的關系)
在中國西晉末期,隨著八王之亂的爆發,西晉維系了短短五十年的統治被無能的子孫爭來搶去,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大有大廈將傾之勢。 那時在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以匈奴、羯族、鮮卑族、氐族,羌族影響最大,統稱為五胡。
「屠夫天子」冉閔就是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出現的,他之所以有這麼超乎尋常的舉動,與他成長的經歷息息相關。
羯人石勒為人最為殘暴,他們視漢人如豬狗無異。他的軍隊外出打仗時,連軍糧都不帶,抓到俘虜就殺了吃肉,所到之處血流成河,哀魂遍野,到處都是倉皇逃難的人。
說到底,羯族是個未開化的民族,石勒也是從一個被賣來賣去的奴隸起家的。
(石勒)
石勒雖然不識字,卻善于識人。根據《晉書》的記載:冉閔,字永曾,他的父親冉瞻(又稱冉良),字弘武,本姓冉,石勒與乞活軍陳午所在隊伍作戰時,大獲全勝,抓獲冉瞻,他當時年僅十二歲,石勒就命令侄子季龍(也就是石虎) 認冉瞻做干兒子。
由于冉瞻驍猛多力,攻戰無前,歷位左積射將軍、西華侯。這樣,冉閔一生下來就成了石虎的干孫。
可以說冉閔是在石家長大的,他跟石勒的孫子們一起長大,自小衣食無憂,還備受寵愛。并且他長大后跟隨石氏父子南征北戰,在羯人軍隊里如戰神一般存在。令羯人將領望而生畏。
當時西晉權臣王衍向東海王司馬越建議,安排瑯琊王司馬睿到南方建立政權,派王敦、王導去輔佐他。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衣冠南渡」。北方原有的漢人有十之六七都跟著遷到南方去了,剩下的漢人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艱難。
(衣冠南渡建立東晉)
石虎這個人性情殘暴,對抓來的漢人女子殺了跟牛羊肉一起煮熟,還讓士兵們辨別那些是人肉,哪些是牛羊肉,哪個更好吃;到了晚上,一些還沒來得及殺掉的女子 就成為兵士們泄欲施暴的對象,簡直豬狗不如。
生活在胡人鐵蹄之下的漢人百姓,十分痛恨這些無惡不作的胡人。在冉閔攻下鄴城,解救出來的漢人婦女就多達20萬,她們被羯人像豬狗一樣圈養著。
冉閔想要放她們回家,可她們已經沒有家可回了,每一個漢人家庭都被胡人逼得家破人亡,無一幸免。
(五胡十六國分布圖)
冉閔雖然自小跟石家的孩子一樣長大,但他親眼看到這些羯族人殺漢人,把漢人女人稱作「兩腳羊」,所以仇恨的種子在他心中生根發芽。
并且他一直記著自己是一個漢人,雖然跟著石虎一起外出打仗,但他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內心并不想跟羯人一起欺辱漢人。
當冉閔的實力達到可以與石家的后人相抗衡時,他不再蟄伏,展開了瘋狂的報復!他都做了那些駭人聽聞的舉動呢?
(冉閔)
計劃已久的冉閔,終于在公元350年,干掉了石遵。冉閔弒殺石鑒,建立冉魏政權,正式稱帝,年號永興。
之后他為了穩固冉魏政權,下令屠胡。這是他第一次下令屠胡,「凡能拿兵器的羯人都要殺」,這道令一下,鄴城中的羯人尤其是石姓的,那是格殺勿論,石虎的三十八個子孫悉數被殺。
「諸胡禍亂中原已有數十年之久,現在我要誅滅他們了,廣大漢民同胞若能共同討伐的,可以派遣軍隊來跟我一起討伐,殘暴的胡人欺辱漢家數十載,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特此討伐……誓將殺盡天下所有胡人,匡復我漢家基業……」
這個「屠胡令」把對胡人的清洗,上升到民族大義的高度。冉閔號召所有漢人殺胡人, 把這種無差別的屠殺視為英雄壯舉,都是為了民族大義,為了興復「漢家基業」。
(少年英雄所向披靡)
冉閔下達殺胡令之后,從各地涌來的漢人如潮水一般,復仇的火焰和狂熱也宣泄不盡這些年被屠戮的苦難。
自然,所有胡人爭相往城外跑。他們正好與得到「屠胡令」召喚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漢人在城門相遇,漢人立馬在城門口形成一堵「人墻」。
于是,殺紅眼的漢人們見羯人就殺掉。一時間,鄴城如地獄一般可怕,到處是羯人的尸骸,逃難的、追殺的,亂做一團。
此時,冉閔不失時機,再補充一道命令:殺一個胡人,憑人頭一顆文官官位加三級,武官直接升牙將。
這道命令一下,徹底堵死了羯胡人的逃跑之路。僅僅3天時間,城里胡人的死尸堆積如山了。
(觸目驚心的尸山血海)
冉閔帶領漢民擊殺羯胡人,胡人當然不會任由屠戮。但是他們越是反抗,冉閔和漢人越是趕盡殺絕,已經死去了十幾萬的胡人,而漢軍與胡軍激戰之時,又殲滅胡人二十萬。
面對滅頂之災,盤踞在鄴城幾十年的羯胡人們開始組織起來外逃,他們決心遠離這是非之地,回他們草原去。
一部分胡人僥幸逃到其他胡人建立的國家,繼續反抗冉閔的冉魏政權。但是他們逃亡途中,相互殘殺了四十多萬人。
所以能順利返回的胡人十有二三,尤其是羯人,幾乎徹底消失了。這大概也是石勒未曾預料到的,當初一個決定收養一個漢人,竟讓全羯族的人跟著陪葬了。
(山西呂梁離石玉林山石勒墓)
其實冉閔殺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奪取石勒建立的后趙政權。如果他不殺羯人,就無法建立自己的政權,所以他必須先把胡人全殺了,才可以取而代之。
「屠胡令」的最終結果是激化了民族矛盾,側面也為漢人重新凝聚在一起,起到促進作用。
但是冉閔只在短期內,獲得漢人百姓的支持,與北方所有的胡人政權對抗。但是還是孤掌難鳴,他決定向建康城的東晉朝廷,也發出合力抗胡的邀請。
于是,冉閔派遣使者到長江岸邊,告訴東晉官員說:「叛逆的胡人擾亂了中原,如果能與我共同征伐胡人的話,可以派遣軍隊前來。」
東晉朝廷沒有答復。但相對冉魏政權,東晉這個正統的漢人政權怎麼甘心給已經稱帝的冉閔助力呢?因為在他們眼中,冉魏政權跟其他十六國沒有差別。
(五胡十六國勢力范圍)
此時的冉閔已經與胡人決裂,又沒有漢人支持。接下來,應對胡人包括羌兵與鮮卑武裝合力圍剿冉魏政權,只能靠他自己了。他把城里僅有的糧食留給被解救的漢人婦女,自己帶一萬人又去打仗。
冉閔帶一萬人馬主動出擊,十戰十捷,所殺的胡人又不計其數。
最后與他決戰的是鮮卑慕容儁的大將慕容恪。慕容恪帶領五千精銳,圍攻僅剩下不多的隨從的冉閔。
在這樣兇險的搏殺中,驍勇的冉閔憑一己之力,竟一口氣斬殺300名胡人,一番廝殺后,冉閔在部下協助下合力突圍。
(民族英雄冉閔畫像)
不幸的是他剛跑出二十里,他的寶馬朱龍就累死了。冉閔失去戰馬,很快被追兵擒獲,就這樣被慕容恪活捉了。
冉閔被俘后,慕容儁質問他:「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稱帝?」冉閔不屑地說,「汝等人面獸心都可篡位,我蓋世英雄,有何不可?」 慕容俊無語,下令在龍城遏陘山斬殺冉閔,他犧牲時年僅27歲。
冉閔死后,周圍方圓七里寸草不生,干旱七個月,蝗蟲滿天飛。慕容儁無奈親自到遏陘山祭拜,并追封冉閔「武悼天王」。
冉閔之死,他在群胡政權中辛苦建立的唯一一個漢人政權,也隨之被鮮卑族慕容儁前燕政權兼并。
(后世紀念浩氣長存)
冉閔是一代英雄豪杰。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勇敢地抗擊匈奴人、羯人,鮮卑人,為大漢民族的血脈相承立下汗馬功勞。
當然也有不少人不這麼看待冉閔,覺得他忘恩負義,嗜殺成性,就是「屠夫」一個。試想從胡人歷代仇視漢人的觀念根深蒂固,他們只認刀槍,漢人感化不了他們,他們也不想融入漢民中。
這種情況下冉閔選擇「屠胡」雖然偏激了,但也算以牙還牙,又有什麼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