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最為光輝和燦爛的時代,大唐開疆拓土,威震四方;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引得萬國來朝,互通商貿。
先進的思想文化影響到了整個東亞,國際地位舉足輕重,以至于如今海外的國人聚集地都被稱為「唐人街」。
然而,身為這個偉大朝代奠基人的唐高祖李淵,卻常常在后世被人們忽略,顯得有些平平無奇、黯淡無光。
各種史書中對李淵的描述,也常常是一幅軟弱昏聵,優柔寡斷的形象。甚至還有人一直認為,李淵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之君。
但是,一個能夠在亂世中崛起并成為「開國者」的人,可能會沒有超越常人的頭腦和手段嗎?他能沒有收復天下的野心嗎?這些從李淵4個兒子的名字就可以看到一絲端倪。
公元566年,李淵出生在長安,李家可以算是是名門望族,祖上據說是十六國中,西涼的創立者李暠。
祖父名叫李虎,在南北朝時期的西魏政權擔任要職,官至太尉,和其它七位大臣并稱為「西魏八柱國」。
接著,宇文護滅掉西魏建立了北周政權,對世家大族進行安撫拉攏,李虎被追封為「唐國公」。
這個爵位便被李淵的父親李昞承襲,李昞成為了北周的「柱國大將軍」后,娶了一名獨孤氏的女性為妻。
而李昞妻子姐姐的丈夫,正是北周外戚、未來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楊堅,這樣算下來,楊堅就是李淵的姨夫,有著如此背景和關系的李家,想不是貴族都難!
周宣帝繼位后,殺死了眾多宗室功臣,迷信佛道二教,讓整個朝堂變得烏煙瘴氣,從此,北周進入了滅亡的倒計時。
楊堅開始拉攏文武官員,并最終篡取皇位,建立了隋朝。在隋朝建立的時候,李昞早就去世了,兒子李淵變成了李家的掌門人。
李昞去世的時候,李淵才剛剛七歲,在一個正值快樂玩耍的年紀,還是孩子的李淵就接過了父親肩頭「唐國公」的責任。
家族中的人都希望李淵能夠快快長大,帶領李家走向更大的輝煌,背負著這樣壓力,使得李淵很早就有了政治頭腦,懂得了很多安身處世的道理。
槍打出頭鳥,刀砍地頭蛇。雖然當今圣上是自己的姨夫,皇后是自己的小姨,但李淵也懂得,為人臣子就要把自己的位置擺正,不可驕傲自滿。
所以李淵從小做事都十分小心謹慎,謙虛、端正的態度讓周圍的長輩和大臣都十分欣賞,李淵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成長了起來。
楊堅雖然做了皇帝,但也在時時刻刻關注著自己的這個外甥,見到李淵已經到了可以做事的年紀,就將他召入宮中,給自己做起了貼身侍衛。
如此帝王心術,在明面上顯示了對李氏后人的關照,另一面又可以正大光明的對李淵進行監視,看他的行為是否有不端之處。
不過楊堅肯定還是更希望,作為自家人,李淵如果能夠成為自己的心腹,為自己所用的話,肯定好過于自己為了單純的控制,而去供養一個大家族。
所以他時不時還會親自與李淵交談,也算是在好心教授和細心培養了。并且在楊堅認為李淵已經可以獨擋一面的時候,也沒有繼續將他留在身邊,反而讓他去擔任刺史之類的職務,繼續歷練。
李淵也沒有辜負姨父的期望,經手辦過的事無不滴水不漏,他憑借自己的努力,真正的讓自己成為了楊堅能夠依仗的一股力量。
等到隋煬帝楊廣繼位后,直接將李淵調回朝廷擔任衛尉少卿,也就是禁軍總司令。在之后楊廣親征高句麗的時候,更是讓糧草的征撥大權交給了李淵。
可以看出,隋煬帝在這時也十分重視和信任李淵。但是,就在兩個人互相的信任到達巔峰的時候,李淵的一個行為觸碰到了楊廣敏感的神經。
在征討高句麗的當年年末,李淵被楊廣命令前往鎮守弘化郡,在這期間,李淵與各路豪杰往來密切,楊廣在南巡途中知道后,心里便開始猜忌李淵。
于是楊廣就下詔命李淵到自己的所在地相見,可是李淵因病難以前往。楊廣陰陽怪氣的問自己后宮中,李淵的外甥女:「你舅舅怎麼不愿意見我?」
王氏聽到皇上如此詢問,知道有怪罪之意,只好好言寬慰,說李淵確實因病行動不便,楊廣又冷冷的回了一句:「病的很重嗎?是不是快死了?」
李淵知道這件事后,久久不能平靜,整日惶恐不安,便開始天天酗酒,醉生夢死,時不時還刻意多地接受賄賂。
這樣子持續了好長時間,才讓李廣的猜忌稍稍減輕。其實,從李淵廣交天下豪杰就能感覺到,他絕不是一個沒有抱負,安于現狀的人。
而且無論是楊堅還是楊廣,都曾經重用李淵,將他視為左膀右臂,這樣的人,可能會是一個才能平庸的泛泛之輩嗎?
李淵一生有二十多個兒子,但是最為大家熟悉的,還是要數竇皇后所生的四個嫡子,也正是因為是嫡子,才會有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的皇位之爭,李玄霸是因為早逝沒有能夠參與,至于其他庶子,則根本連爭的機會都沒。
然而,從李淵給四位嫡子取得名字,其實就能看出他對天下和皇位的渴望了,畢竟這種事情,擺在明面上講,性命可能直接就沒了。
四個嫡子分別是:老大李建成、老二李世民、老三李玄霸、老四李元吉。那麼,他們的名字有著怎麼樣的含義呢?
公元589年,唐國公府邸迎來了一個新生兒,這是李淵的第一個兒子,李淵給他取名「李建成」。
那年的李淵還在楊堅身邊做著護衛,看著眼前金光閃閃的寶座,哪個年輕人會不心生向往呢?但此時的他,可能只是羨慕,還沒有敢去觸碰的勇氣。
李淵回到家中,看著剛剛來到世上的兒子,心中或許有了一些觸動,他給孩子取名為「建成」 二字,意為「建立功勛,成就大業」。
這既是對孩子的期望,也是李淵對自己的鞭策。姨夫楊廣在朝堂上的呼風喚雨,同時在李淵心中,也埋下了一顆向往權力的種子。
在來看二兒子李世民,這個名字如今在中國可以算得上是婦孺皆知了,唐太宗的歷史地位不需要在這里贅述了。只看他的名字,能發現什麼呢?
「世民」意為「濟世安民」。如此宏大的事業,豈是凡夫俗子們能夠觸及到的?李淵給兒子起這樣的名字,想法還不夠明顯嗎?
但那時候,和明清兩朝大興文字獄有所不同,還不至于起一個勵志一點的名字,就落得個滿門抄斬,所以,李家人還算平安無事。
李淵第三子名為「李玄霸」,大家聽到這個名字,可能會覺得有點不熟悉,但要是說「李元霸」,很多人應該就知道了。
《隋唐演義》中的少年英雄,力大無窮,使兩把重錘,打遍天下無敵手,最后因為看不慣頭頂的天,便將錘頭拋出想要與天斗,結果自己被砸死。
李元霸的原型就是李玄霸,相傳原本小說中的名字也是李玄霸,只不過到了康熙年間,為了避康熙皇帝名字——「玄燁」的諱,才改成了李元霸。
李玄霸比李世民晚一年出生,在16歲的時候就因為生病去世了,所以他沒有辦法,和自己一母同胞的另外幾個兄弟一樣建功立業。
李世民和李玄霸剛出生的那幾年,史書上關于李淵的記載并不詳細,只是知道他從楊堅的身邊離開了, 到不同的地方擔任了太守。
可能是李淵從高壓的朝堂解脫出來,看到外面的世界如此廣闊后,產生了鳥入山林,魚入大海的心理,認為自己終于可以成就一番事業了。
「玄霸」,一般的家庭怎麼敢用這兩個字給孩子起名?「玄」本意是黑色,後來引申出了深奧、玄妙的意思,并且開始代指天空。
說自己的兒子稱霸天下,就可以看出,這時的李淵,內心多少有些開始躁動了,從最初的渴望「建功立業」變成了希望「濟世安民,雄霸一方。」
前三個的名字一個比一個囂張,到了老四,卻突然平和了下來,李淵給老四起名為「元吉」。
雖然看起來有點軟軟的,但如果解釋出其中的意思,可能就不會那麼想了,「元」的意思是開始、根本,「吉」就是吉祥。
連在一起,就可以理解為, 李淵希望不論是建功立業還是雄霸天下,都能夠平平安安,順利取得成功。
李淵在表露自己志向的情況下,還不忘給自己討個好彩頭,可見他對于在未來獲取權利,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有著長足的計劃和準備。
只可惜,這個美好的祝福只支撐到老爸當上皇帝,對李元吉自己并沒有起到作用,不僅在剛出生的時候,被母親因為長相不佳拋棄。還在玄武門之變中死在了自己親哥哥李世民的刀下。
總結完了,如果把李淵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解釋,就是:「建功立業,濟世安民,雄霸天下,一切順利!」
這樣的名字,已經不能用「是對兒子的希望」為借口開脫了,更像是他為自己,為李家立下的戰略目標。
南北朝時期,天下大亂,政權更替好像在玩過家家。雖然隋朝暫時統一了全國,但還是暗流涌動,隨時會出現變數。
所以,作為「西涼皇室」后裔,李淵明白一個道理,只要再來一次亂世,對李家來說,就是最好的機會。
終于,隋煬帝楊廣將自己的短命王朝一步步推向了深淵,窮兵黷武,三次遠征高句麗終是無功而返。
修建大運河,雖然利在千秋,直到今天還在發揮作用,但在當時卻成為了壓垮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勞民傷財,民不聊生,各地開始紛紛起義。
李淵終于等到了機會,他為了師出有名,打著「擁隋」的旗號鎮壓各處叛亂,同時也占領了很多土地,為自己積蓄了充足的力量。
但這時的李淵,「擁隋」已經是美其名曰了,他要學三國時的曹操和自己的姨夫楊堅,挾天子以令諸侯!
李淵率領三萬精兵大搖大擺進入了長安,然后立楊廣的孫子楊侑為皇帝,又尊遠在江都的楊廣為太上皇,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把自己封為丞相和唐王。
後來楊廣在宇文化及領導的兵變中被殺,楊廣死后,李淵逼迫楊侑禪位于自己,完成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夢想。
參考文獻:
1.《資治通鑒》
2.《舊唐書》
3.《新唐書》
4.《北史》
5.《周書》
6.《冊府元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