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槍被稱為「兵器之王」,在歷史上,無數英雄豪杰,都是手持長槍,震懾四方。
相比于其他兵器而言,槍法非常難練,古人在形容槍法精湛時,常常會用到「龍蛇飛舞」,「浮光掠影」這樣的詞匯,可見槍的優勢并不在于重量之上,而是在于靈活。
這就要求槍身不能過于笨重,要柔韌而有彈性,所以古代將軍用的槍桿,并不是用鐵打造而成的,那古代將軍用的槍,又究竟是用什麼做成的呢?
古代的槍,分為槍頭和槍桿兩部分,與槍桿不同,槍頭的大多都是鐵器制作而成的。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的冶煉技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所以那個時候制作武器的材料,多為青銅。
槍自然也不例外,但春秋戰國時期還沒有槍的出現,只有一種叫作 「長矛」的武器,與槍極為相似,被認為是長槍最初的原型。
不過,青銅的重量雖然不重,但卻很「鈍」,所以古代的士兵行軍打仗時,都會在長棍的頂端,插上一把銅制的鉤子或者鐮刀,以發揮出更大的威力,不過給敵人造成的傷害,一般是鈍器擊打,而非刺傷。
隨著時間的推移,鐵器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武器的原材料也從青銅器逐漸變成了鐵器。
與青銅器比起來,鐵器就顯得鋒利多了。經過匠人們的不斷改造,長矛演變成了由槍頭和槍身組合而成的長槍。
長槍在普及之后,因為殺傷力極高,深受將領的青睞,號稱「百兵之王」。
而要發揮出強大的威力,就必須要有鋒銳的槍頭,這樣縱向可以直接刺穿,橫向又能直接斬殺。
古代的將士們,在征戰的時候,都會穿上一身堅固的鎧甲,來保護人身安全,但像這樣鋒利的槍頭,可以直接刺穿他們身上的鎧甲。
有了鋒利的槍頭,就需要有合適的槍桿與之相配,許多人看了電視劇后,都認為古代的槍桿是由鐵制作而成的,貧窮人家使用的槍桿,也可能是木頭制作而成的,但無論是鐵制,還是木制,其實都有明顯的缺陷。
因為古代的槍長度,幾乎都在兩米左右,如果槍桿是鐵制作而成的,再加上鐵制的槍頭,那槍的重量肯定會有上百斤。
如此沉重的長槍,很少有人能舞動得起來,更不用說上陣殺敵了,不僅不能增強戰斗力,反而還會成為一個不小的累贅。
有人說,鐵太重,那換成普通的木頭就不成問題了,并且木材隨處可見,又很便宜,光是成本上就能節省不少。
但是有沒有想過,雖然這樣的長槍有很多優點,不過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太過脆弱,在戰場上根本無法抵擋敵人的全力一擊。
假設一個士兵在戰場上刺殺敵人,但是由于木質的槍桿太過脆弱,而導致槍身斷裂,沒能將敵人一擊斃命,那他的下場將會非常悲慘。
所以槍身的材質不僅要考慮到其重量,還要考慮它的堅韌性和靈活度。
所以,很多人就開始尋找那些輕巧而又堅韌的木頭,當然了,這些木頭并不是普通的木頭。
可以確定的是,地位越高的將領,手中的長槍材料就越是稀有,韌性也就越好,價格也就越高。
經過古人的反復實驗,最終將中華石楠選為制作槍桿的材料,這是一種被稱為「牛筋木」的木材,經過特殊的加工后,堅韌程度堪比牛筋,并且非常輕便。
不過,這種木頭的價格很高,一般人是買不起的,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古代的大人物,都會用這種木頭做槍桿。
另外,一種叫做白蠟樹的木材,也是一種很好的材料,用來做槍桿,從各個方面來說,不比中華石楠遜色,因此也很受將軍們的歡迎。
後來隨著武器技術的進步,長槍的制造技術也越來越完善,其中還發明了一種足以讓人聞之色變的長槍——破甲槍,這玩意兒不但能穿透裝甲,還能穿透護盾,其殺傷力可想而知。
雖然時至今日,冷兵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很久,但在我們的心里,依舊銘刻著古代將士金戈鐵馬的雄姿。
作為古代戰爭的主角,冷兵器卻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殆盡,但是我們無需對此感到惋惜,因為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