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契闊,
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
《詩經》
她是千古第一癡情皇后,她就是明朝孝莊錢皇后,明英宗朱祁鎮的妻子。她的賢惠與癡情比起漢代漢武帝的妻子衛皇后有過之而無不及。錢皇后,名不詳,一說她叫錦鸞,出生年月不詳,江蘇海州人,父親是都指揮僉事錢貴,父憑女貴,后封安昌伯。錢錦鸞她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能進入皇宮成為皇后,這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最終落在了她的頭上。
時間的年針指向公元1442年,地點在海州(今遼寧海寧)。此時,這里一位16歲少女錢錦鸞經過層層篩選被皇太后選中,已經成為明朝英宗皇帝的準皇后。
很快,錢錦鸞就換上皇后服裝,頭戴九龍四鳳冠,身著真紅大袖祎衣紅羅長裙紅褙子紅霞帔,在一片宣天鼓樂中被迎人北京紫禁城,成為天下至尊少年皇帝的皇后。
至此,錢錦鸞從一名普通少女就變成了當時的第一夫人。年僅十五歲的明英宗有了妻子相伴,從此可以相互傾訴衷腸,再不是獨自一人站在世間至尊的殿宇上接納萬人仰視的目光,而中國古代宮廷一段纏綿凄涼的愛情也就此揭開了序幕。
出身寒微的錢錦鸞盡管做了皇后,但平民心結依然猶存,在宮中做事謹小慎微,從不張揚。盡管姻緣的締結是奉皇太后之命,但皇帝明英宗仍然對自己的皇后錢錦鸞一見鐘情、情有獨鐘,這一點讓錢錦鸞心中很是寬慰。
和普通夫婦一樣,夫妻感情融洽之后,作為丈夫很自然就會替岳丈家人考慮一些事情。身為一國之君的明英宗很快感覺錢錦鸞家族官爵過于低微,于是準備晉封岳父官職。
這在當時很正常,錢錦鸞的父親身為國丈,加官晉爵絕對是無可非議之事。但出乎明英宗意外的是,錢錦鸞對于丈夫的用心深為感激,但她并不愿意家人因為自己而無功受祿,并因此損害丈夫的「明君」聲譽,于是婉言謝絕了皇帝的好意。
錢皇后的謙遜感動了明英宗,由此明英宗對錢皇后在夫妻情感之外又更加了一層敬重,加深了夫妻之間的理解,讓他們二人的關系更加和美牢固。
人無完人,人生都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這似乎是上蒼對人的一種定律,即便是皇帝皇后也不例外。
錢錦鸞和明英宗夫妻感情濃厚,同樣有一件事也非常不盡如人意:身為六宮之主的錢錦鸞皇后冊立之后六七年間居然一直未能生育子女。帝王家庭和平民在這一點有同感,娶妻最大目的就是多生子女,錢皇后對此也非常了解,她因此從不阻撓英宗親近后宮妃嬪宮娥。
不過英宗和自己的父親宣宗不同,盡管結婚七年后皇后沒有懷孕跡象,他依然對錢錦鸞能生育嫡子一事深信不疑,期待能夠將自己的皇位傳給錢錦鸞之子。
要知道,明英宗本人是一位出生不滿百日就得到封太子的庶長子,但同樣的事情卻沒有發生在英宗的兒子身上。其他皇妃生育的庶長子朱見浚已經兩歲,英宗仍然沒有將他冊封為太子,而是一直耐心地等待錢皇后懷胎的消息。
從這一點能夠看到明英宗對錢錦鸞的感情之深,「母以子貴」的傳統習俗沒有在他身上應驗,他眼中似乎看不到其他皇妃為自己生育的皇子,心中依然只有錢錦鸞,所有這些也為他們夫妻二人日后「感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打下了良好基礎。
明英宗沒有等到錢錦鸞懷孕的喜訊,卻等來了自己意外的厄運。也正是這次意外,讓他們夫妻感情接受了上蒼的考驗,也成就了中國古代史又一段精妙絕倫、凄涼婉轉的愛情故事。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太監王振仗勢欺人,惹惱了西北蒙古瓦剌部的也先,蒙古軍隊開始攻擊大明,明王朝邊境告急。正當前方交戰激烈之時,毫無軍政常識的太監王振異想天開,居然慫恿英宗御駕親征。
英宗自幼就在宮中以王振為首的一群宦官之間長大,對王振言聽計從,并視為倚靠。但此時明英宗的偏聽偏信很快就為自己帶來了禍端,在「御駕親征」的路上,王振就開始對英宗封鎖所有不利的消息,自己假借皇帝名義胡亂指揮軍隊,而且還朝令夕改、剛愎自用,最后發展到竟為了要保護裝載自己私家財寶的車輛,強行將明英宗以及隨駕官員將士安排在一無城防二無水源的荒郊山岡過夜,結果被瓦剌軍輕而易舉地重重包圍,最終釀成了舉世震驚的「土木之變」 !
幾百名文官武將喪命荒郊,其中也包括錢錦鸞的哥哥錢欽和弟弟錢鐘,而身為皇帝至尊的明英宗被敵軍俘獲。皇帝被敵軍俘虜的消息傳人京城,震驚了整個朝廷。朝中大臣徹夜商議對策,最終決定先嘗試以金銀財寶贖回皇帝。得知這個消息后,錢錦鸞立即將自己的所有私財都獻了出來,她期望這些珍寶能換回自己朝思暮想的丈夫。
然而,大明王朝再次失算了,大批的珠寶撐大了也先的胃口,他越發覺得手里的英宗是垂釣財寶的魚餌,原本就滿腹雄心壯志要統一蒙古諸部的也先馬上意識到可以借明英宗從大明王朝得到更大的政治利益,甚至可以借此機會進一步攻取明王朝的疆土乃至政權。
大明王朝群龍無首,面臨也先的逼迫只得再次商議對策。他們為了斷絕也先的企圖,擺脫「國無長君」 的窘迫局面,在于謙等大臣的大力支持下,九月六日,監國親王朱祁鈺登基,是為明景帝。此舉挫敗了也先的陰謀,穩固了大明江山社稷,但同時也造就了英宗不能返回的后果。
錢皇后得到丈夫不能返回的消息如五雷轟頂,昔日夫妻二人同舟共濟、相濡以沫的景象讓她無法接受夫妻不能重相見的事實,加之她又得到哥哥錢欽和弟弟錢鐘也喪生在「土木之變」中的確切消息,所有這一切擊碎了錢錦鸞人生的所有寄托。
此刻,貴為皇后的錢錦鸞已經無依無靠。等到朱祁鈺登基成為事實之后,錢皇后感覺已經失去對身陷絕境的丈夫所有的營救機會,瀕臨絕望的她此時除了日夜啼哭似乎沒有其他辦法。終于,出身民間的皇后錢錦鸞在渺茫中想到了自己還能多少為丈夫做一件事:祈求蒼天保佑丈夫平安歸來。
從此之后,每到夜深人靜時分,金碧輝煌的皇宮冷清下來之后,總會有一個女人哀泣求告上天的聲音隱隱約約縈繞在皇宮里人的耳邊,且凄涼婉轉,徹夜不停,讓人聽后脊背發涼,頓生憐憫之心。
這個哀哭之人就是二十三歲的錢錦鸞,絕望中的她采用了民間女子最無助的辦法:祈望上天能夠垂憐自己的誠意,放丈夫一條生路。此刻,錢皇后感覺這是自己唯一能為丈夫做的一件事,別的她無能為力。
錢皇后就這樣每天每夜地祈求,晝夜不停,再困再倦也不肯上床休息,只是就地稍臥歇息一下,隨后再次跪求神明保佑自己的丈夫平安歸來。過度的勞累、粗陋的飲食、冰冷的地面、冬天的嚴寒,所有的困難都無法阻止她祈求丈夫回歸的決心,為此,錢錦鸞似乎已經將生命置之度外。
終于,錢錦鸞為此付出了艱難的代價:她一條腿因此受了重傷,再也無法治好,晝夜不停的悲泣也很快讓她的一只眼睛哭瞎了。
對于這些,錢皇后毫不介意,也拒絕御醫的治療。此時的錢錦鸞心中只有祈求上蒼保佑自己丈夫平安歸來,為此她心甘情愿,無怨無悔。 皇后錢錦鸞是在用生命演繹人間的一段愛情故事,她在用軀體作為犧牲品祈求神明,為營救丈夫不惜一切代價。
或許是錢錦鸞的舉措真的感動了上蒼,蒙古也先最終在大明有力的抗擊下失去了往日野心,最終在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初三將二十二歲的明英宗由漠北放回了北京城。
此時,滿心歡喜迎接明英宗的是錢錦鸞,因為她付出巨大代價終于達到了目的,自己的丈夫終于要回到身邊了。但明英宗來到北京已經物是人非,一年前曾經是皇帝的他此時已經被一個「太上皇」的虛名籠罩。
其弟明景帝皇位已經穩定,他此刻已經將哥哥看成是自己的重大政治隱患,雖然在于謙等大臣的強烈主張下被迫接回了明英宗,卻堅決拒絕了禮部提議所有人(包括景帝本人)在明英宗返京典禮上向英宗行君臣之禮的要求,并且在第一時間就把英宗幽禁進了冷清的南宮里。
明英宗沒料到,自己好不容易才擺脫敵手回到皇宮,而自己兄弟竟以如此方式迎接自己,讓他更沒有料到是在南宮中等待自己的結髮妻子錢錦鸞。
昔日的錢皇后,風姿綽約,明眸善睞,秀麗聰慧,而今出現在明英宗眼前的錢錦鸞已經不再是自己朝思暮想中那個妻子了,她病體支離殘障不說,長時間的哭泣也使她嗓音大改。在最初片刻的驚愕過去之后,明英宗朱祁鎮很快就了解到造成妻子這種狀況的原因。
史書從沒有記載明英宗朱祁鎮見到錢錦鸞、了解錢錦鸞變化前后真相的反應,但曾經相濡以沫的他們,當時肯定會抱頭痛哭。
至此,不僅錢錦鸞相信是自己跪求神明拯救了自己的丈夫,此刻即便是明英宗也相信營救自己平安歸來的就是自己的結髮妻子,而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是昔日靚麗的少女錢皇后變成了肢體殘障的錢錦鸞了。
剛剛在事業和親情兩方面都備受打擊的明英宗,如今猛然間感受到了妻子將自己視若性命般的情意,兩相對照下,百感交集實不為過。本來和錢錦鸞心心相印的明英宗此刻不但不嫌棄妻子的殘障,反而真正明白何所謂結發情深,將妻子視若珍寶。
從這天起,英宗在南宮中與錢錦鸞相依為命,過起了心驚膽戰、惶惶不可終日的「太上皇」生涯。相對于明英宗在敵國做俘虜、錢錦鸞在皇宮舍命祈求上蒼「分居」而言,此刻夫妻總算團聚在一起了。
凄涼而不失溫暖,艱難而不失欣慰,此時他們夫妻二人方能感受人間幸福并非大富大貴,相敬如賓一起面對人生才是人間真愛。
其實,明景帝在做監國時并沒有取代哥哥之意,但在後來推舉為皇帝后,他感覺自己無論才干還是勤政納諫都不在兄長明英宗之下。 因此,明景帝野心逐漸開始暴露,他為了鞏固自己的皇權地位,更為了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開始對兄長明英宗另眼相看、處處設防了。
雖然沒有發展到暗下殺手的地步,但提防忌憚之心開始變本加厲。明景帝不但想方設法要把侄子從太子位上趕下去,而且下旨不允許明英宗走出南宮一步。如此之后,被幽禁的英宗不但沒有得到「太上皇」頭銜相符的生活待遇以及政治地位,到後來就連日常衣食都變得難以維持了。
英宗困在南官中愁悶焦躁,度日如年。景泰帝不但將南宮大門上鎖灌鉛,甚至加派錦衣衛嚴密看管。景帝如此態度,勢利眼的太監就更變本加厲了,連食物都只能通過小洞遞人。
丈夫的處境都看在錢皇后眼里,她一面百般寬慰遷就丈夫,一面支撐著病體帶領南宮中的嬪妃宮娥趕制繡品和女紅,以此換些生活用品補貼家用。在夫妻互相依靠、彼此慰藉中,七年的漫長歲月終于熬過去了。
正是這七年的艱難歲月,讓他們夫妻共同品嘗了世間的事故冷暖和歲月艱辛,見證了同舟共濟、生死相依的患難夫妻情感,經歷了大起大落的人生變故,同時也增強了作為貴族能夠體諒下層民眾的同情心,體會到了人間的真情。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明英宗夫妻二人在南官艱難度過了第七個年頭之后,他們終于迎來命運的轉機。此時,明景帝忽然患病并迅速加重,這突如其來的意外,使身處絕境的明英宗的人生再一次發生翻天覆地大逆轉。當月十七日凌晨時分,朝中大臣武清侯石亨、御史徐有貞、都督張軌、太監曹吉祥等人忽然沖進南宮內一起跪倒在地并口呼「萬歲」,他們要擁護明英宗復辟。
就這樣,三十歲的明英宗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明英宗重新復位首要處理的事件就是立即重新冊立錢錦鸞為皇后。此時的明英宗已經對錢錦鸞一往情深,一年的俘虜生活,一年的跪地祈求,七年的患難與共,加之夫婦二人此前的相濡以沫,歲月的時光已經讓他們夫妻二人變得難以割舍。
他們夫妻情感已經完全撇開了尊貴卑賤身份的籠罩,將夫婦關系升華,能共苦亦能同甘,也能肝膽相照、同舟共濟面對余生。
明英宗既已重登皇位,冊立皇后成為首當其沖的重要事件很正常,他毫不猶豫地想到了與自己共度患難的妻子錢錦鸞也在情理之中,但此刻有一樁棘手的事情橫欄在錢錦鸞當皇后的路上:由于錢錦鸞歷經艱難歲月的坎坷,她不僅身體落下嚴重殘障,而且也完全失去了生育能力。
庶長子朱見深已經復立為太子,其生母周氏也想借「母以子貴」進位貴妃并當上皇后。
在此前朝,其婆婆孫太后母以子貴正位中宮的往事還歷歷在目,這一切讓周氏不禁心馳神往,希望借此機會沖擊皇后的尊貴寶座。
一位名叫蔣冕的太監覺察到周貴妃的心理,就向孫太后進言錢皇后膝下無子且身體殘廢,不適合皇后尊貴身份,再立為皇后會有失皇朝體統。
而周貴妃身為太子母親,儀容端莊,頭腦聰慧并體貼下屬,理所應當做皇后,如此才能恰如其分。 孫太后聽后感覺甚有道理,就跟明英宗談了自己的看法,要求明英宗下旨冊封周貴妃為皇后。
此時,距錢錦鸞和明英宗從艱難度過七年歲月的南官出來尚不太久,此前的艱難還歷歷在目,明英宗的皇帝寶座尚未暖熱,讓他將錢錦鸞冷落一旁要比剜切心頭肉更為難受。
果然,明英宗聞聽此訊勃然大怒,馬上貶斥蔣冕,隨后下旨:后妃之位原樣不動,任何人不要對皇后之位有非分之念,皇后非錢錦鸞莫屬。
周貴妃無法想象:年輕漂亮且又為皇帝生兒育女的自己,為何要敗在身體殘障且失去生育能力的錢錦鸞手下?皇帝究竟為何偏偏就要對丑陋又不生育的殘廢人錢錦鸞一往情深?她只是認為決定權不在自己手里,眼下無可奈何,只能強忍滿腹怨氣。
殊不知此刻的明英宗已經把身邊的錢錦鸞視若身體的一部分難以割舍。 土木之變之前的明英宗沒有主見,偏聽偏信導致夫妻歷經磨難;而今他歷經歲月滄桑、人生的大起大落、顛沛流離的生涯,已經認識到錢錦鸞對自己的重要價值。
明英宗已經對人生大徹大悟,任何浮華難以動搖心中信念,唯對錢錦鸞一往情深。同樣,錢錦鸞心中只有丈夫明英宗一人,明英宗已經成為她的人生精神支柱。因此,明英宗對錢錦鸞不離不棄,力壓眾口冊封錢錦鸞為皇后順理成章。
本是民間女子的錢錦鸞自從進宮之后,歷經人生磨難,品嘗了人間冷暖和酸甜苦辣,對下層人民生活有著深刻了解。
此前,明王朝有一不成文規定:皇帝駕崩后,宮妃必須殉葬,這個規定極其慘無人道。錢錦鸞皇后向皇上提議廢除這一殘忍政策,對錢錦鸞言聽計從的明英宗很理解妻子之意,馬上表示贊同,并在公元1465年臨死前廢除了這一宮妃殉葬的制度。
這其中除了憐憫宮娥生靈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明英宗為保護自己心愛的妻子,他想最大程度上排除自己死后妻子被逼殉葬的可能性。
妻子錢皇后與明英宗患難與共、久經磨難,這些都讓飽經磨難的明英宗深刻銘記心中。 盡管如此,因為錢錦鸞沒有生下皇子,在錯綜復雜而又「母以子貴」的內宮斗爭中她處于極為不利的下風。
當時,周貴妃之子立為皇太子,而周貴妃本身又非常嫉妒皇帝對錢皇后的寵愛。明英宗健在之時就有太監建議廢除皇后,雖然被他否定,但他知道其背后的玄機。
因此,明英宗臨終之前已經意識到再也無法保護皇后,可又不忍心讓皇后被逼殉葬,于是就「口占遺命,定后妃名分,勿以嬪御殉葬,凡四事,付閣臣潤色」。在生命垂危的時刻,他最想說的話是:「世上哪有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你,進入皇宮的門檻深似海,有緣來世再續前緣!」
這樣,明英宗就事先規定好了錢皇后的名分,給了錢錦鸞生存空間。有大臣得知明英宗廢止宮妃殉葬制度的消息,竟然感動得流淚,殊不知明英宗真實用意是為了保護心愛的結髮妻子錢錦鸞。
而這一規定,讓宮妃殉葬的殘忍制度從此在中華歷史上消失,成為明英宗和錢錦鸞夫妻二人對歷史的一大貢獻。
此后的事情果然沒出明英宗所料,周貴妃在他死之后對錢皇后發起進攻,幸虧得到一些大臣根據遺詔和情理誓死力爭,才使得周貴妃的意圖沒有得逞,錢錦鸞得以保全。明英宗死后,錢錦鸞被明憲宗尊為慈懿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