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中國本土人,相信很多人都覺得英語難學。但實際上,漢語比英語更難學。如常用第一人稱代詞「我」,用英語就是簡單的「我」,但在漢語中,除了「我」之外,還有「鄙視鏈」、「下流」、「灑家」、「某」、「吾」、「余」等等。而在中華文化中,有些第一人稱代詞甚至還被劃分為尊卑,禁止封建時代亂用,最常見的就是帝王常用的「寡人」和「朕」。
在中國歷史上有超過200個皇帝,但是太上皇是很少的,總共是17個。最早的太上皇是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他是秦始皇建都秦朝后的追尊者,歷史悠久,所以自然也說不出什麼來。
第一,作為清朝皇位繼承制度新改革的第一個受益者,乾隆最開始對秘密立儲的想法并不十分贊同。對他來說,如果倉促地決定建儲,那麼未來皇子性格的變化就難以把握,這一點他也曾公開表示過。
所以,直到其秘密建儲的兩個皇子、皇后富察氏相繼過世,永煌、永璋因大不敬而被排除在繼承人之外,乾隆開始對秘密建儲持不同態度,也逐漸對其余皇子進行秘密考察。
但在17位皇子中,有10位先乾隆而逝,發現剩下的皇子中沒有多少可供選擇的,各有不足。一七七三年,一八七三年,乾隆在南郊大祀時,曾禱告:若其人賢,能承國大業,則祈福已成;若其人賢,則潛奪算;若不人賢,則不必日貽誤,也可以另擇元良。就這樣,在這樣沒有完全把握卻又沒有特別好選擇的情況下,乾隆抱著僥幸和試探的心理,選擇了「皇十五字永琰」為皇帝。
歷史上有名為「太上皇」實為「皇帝」的,那就是乾隆帝。盡管乾隆把帝位讓給了他的兒子嘉慶,但他仍然擁有很大的權勢,自稱「朕」。
乾隆的意思很明白,雖然他自己把皇位讓給了皇帝,但朝廷的大事還是要自己來決定的。允許嘉慶皇帝跟隨自己多學習一點。這一詔書乾隆也提到,太上皇對自己的仍稱「朕」。這類詔書記載在《清實錄》中數條。
而且乾隆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的太上皇如何稱自己沒有什麼特殊規定,根據不同的情況,也有不同的變化。還有就是太上皇想稱「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