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二十三歲起兵,三十歲就身死國滅,他在秦漢的政治舞台上僅僅活躍了七年時間,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不是帝王卻被寫進本紀中的蓋世英雄。
有人說,他目光短淺,剛愎自用,缺乏政治頭腦,也不懂用人之道,絲毫不具備一個帝王該有的氣質,因而最終只能以悲劇收場,輸給了那個實力遠不及自己的劉邦。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失敗了的英雄,在中國后世兩千多年里卻被反復吟唱,千古傳誦。
他雖然輸掉了江山,但卻打破了「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鐵律,贏得了比劉邦更勝一籌的名氣和口碑。
本期,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西楚霸王項羽波瀾壯闊的短暫人生。
項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劉邦比他大了整整24歲,算起來,項羽剛剛出生的時候,劉邦已經是個混跡社會七八年的「老油條」了。
據古籍記載,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不過,項羽雖然是貴族后代,但祖輩的光他又基本沒沾上,因為項羽出生于戰國末期,打小就沒享受過多少太平日子。
項羽九歲那年,秦國名將王翦率領六十萬秦軍攻打楚國,祖父項燕兵敗身亡,楚國由此滅亡。
可憐的項羽只能跟隨叔父項梁四處流亡,一路上飽嘗艱辛。項梁背負家仇,一心謀大事,天天想著反秦復楚,所以,項羽打小就被灌輸「干掉秦國,報仇雪恨」的思想。
項羽十七八歲的時候,已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氣勢逼人,廣大江東青年無不忌憚他的威名。
項羽雖然天賦過人,悟性很高,可他其實就是個不學無術的家伙。 項羽認為,學會了寫字,不過就是能寫個名字罷了,學會了劍術,也就只能打贏一個人而已,真沒啥意思。
要學就得學那種能夠干掉整個秦國的真本領,當個萬人敵那才叫真英雄。項梁想想也覺得有道理,于是就開始教項羽學習兵法。但是,項羽學習兵法也是淺嘗輒止,不肯深入研究。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會稽游玩,項梁帶著22歲的項羽去領略秦始皇的雄風,誰知道,項羽剛看到秦始皇,便大聲說道:彼可取而代也!
一旁的項梁被項羽嚇了一跳,他真是沒想到,在項羽心目中,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全國的始皇帝竟然只配稱作「彼」,而且,還是那種隨隨便便就可以被取代的角色。
脫口而出的一句話不難看出項羽年少輕狂、沖動魯莽的性格缺陷。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建立張楚政權以抵抗暴虐的秦政府。消息傳到吳中后,項梁叔侄二人瞬間熱血沸騰,不由感慨:這是老天要滅亡大秦的節奏呀!
于是,項梁趁熱打鐵,在吳中發兵起事,項羽更是大展神威,直接砍下會稽太守殷通的腦袋,而后又連殺官府上百人,一時間,整個官府都被項羽給鎮住了,最后只能乖乖向叔侄二人投降。
隨后,項羽在會稽詔安,憑借著自己的威名,很快就募集了八千士卒,這八千人,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說的八千江東子弟兵。
公元前208年,章邯攻克陳縣,陳勝兵敗難逃,前后不到半年時間,張楚政權就此覆滅,革命形勢陷入低潮。
陳勝敗亡后,張楚余部召平深感危機,于是,以陳勝的名義偽造了一份詔書,來到會稷郡找到項梁,要求項梁立刻渡江西進迎戰秦軍。
項梁得知消息后,立刻帶著隊伍踏上反秦的道路。此時大江南北,黃河內外,四處燃起了起義的烽火,因此,項梁叔侄一路上并沒有遇到多少抵抗的秦軍,反倒是沿路吸收了多支起義軍,將隊伍擴大到了六七萬人。
由于陳勝已死,各路義軍瞬間群龍無首,因而項梁當仁不讓,成為攻秦的主力。此外,項梁還接受了居巢人范增的建議,擁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新任楚王。
有了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前來投奔項梁的人絡繹不絕,劉邦也在這時前來追隨項梁。然而,不久后,章邯夜襲定陶,項梁因為輕敵兵敗身亡。
楚國的主心骨一夜之間就涼了,各路楚軍紛紛陷入恐慌之中,原本被派去攻打陳留的劉邦和項羽,也只能放棄攻城,退回楚都彭城。
之后,48歲的劉邦駐扎在碭郡,24歲的項羽則駐扎在彭城西。至于剛剛取得重大勝利的章邯并沒有繼續進攻楚軍,而是全軍北上與王離兵團會合,圍攻趙國巨鹿。
章邯的這個決策無疑給楚軍「送上」了一個扭轉局面的喘息機會。
就在楚軍士氣低落,紛紛退保彭城之際,原本被當作擺設的楚懷王熊心突然跳了出來,和大家整了一個「懷王之約」,即誰先打入關中推翻秦朝暴政,誰就去當這個關中王。
楚懷王一心想架空項羽的權利,于是任命宋義為楚軍總司令,而項羽為副指揮,率領楚軍主力向北救援被秦軍圍困的趙國。至于劉邦則統領自己的兵馬向西進攻秦國腹地關中地區。
然而,宋義率領的北路軍行至安陽時就停了下來,磨磨嘰嘰磨蹭了40多天也沒有前進的打算,項羽見此情形心急如焚,火爆的脾氣一上來直接就把宋義送上了西天,奪回了兵權。
楚軍將領們都被項羽的霸氣給懾服了,于是紛紛聽命于他。隨后,項羽率領全軍渡過黃河,準備和章邯、王離死磕到底。
開戰之前,項羽就知道自己手里的資源并不多,而秦軍那邊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占盡了優勢。
于是,項羽選擇兵行險招,出奇制勝,他讓5萬楚軍將船只全部鑿沉,炊具全部打爛,僅僅帶著三日口糧,「破釜沉舟」和秦軍決一死戰。
在項羽的鼓舞下,楚軍將士激情澎湃,個個「以一當十」,勇猛無比,經過九次與秦軍的激烈大戰,終于活捉王離,降服章邯,并將章邯手底下的20萬秦軍全部坑殺。
巨鹿之戰含金量極高,25歲的項羽經此一戰,可謂是走上了人生巔峰,成為了秦漢時期千古無二的戰神。
巨鹿之戰結束后,各國將領皆被項羽震懾,紛紛向他歸附,并順勢擁護項羽為上將軍。接下來,項羽擁兵40萬,馬不停蹄趕往函谷關,然而,到達目的地后才得知,人家老劉已經自稱關中王了。
更可惡的是,老劉還專門派人守住城門,項羽帶著40萬人馬達到咸陽城門口后,守軍更是死守城門,不肯讓項羽入內。
項羽簡直火冒三丈,我拼盡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秦軍主力給滅了,結果呢,竟是給劉邦這糟老頭子做了嫁衣,項羽表示非常不服!
于是,項羽二話不說直接讓人攻破函谷關,帶著自己的部下浩浩蕩蕩殺入關中平原,并駐扎在鴻門,準備和劉邦討個說法。
這時候劉邦手底下大概有10萬人,就駐扎在距離鴻門僅40里的霸上,雙方隨時都可以干上一仗。
但是,劉邦很清楚,這時候要是和項羽硬碰硬,那就只能當炮灰了,無奈之下,劉邦只好讓張良出面找項伯做個中間人,給自己說說好話。
項羽雖然對劉邦想要獨吞關中勝利果實的做法非常惱火,但是呢,到底要怎麼去收拾劉邦這個老家伙,項羽一直拿不定主意。
恰巧,這個時候項伯出面給劉邦求情,項羽也就順勢給了老劉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就這樣,歷史上最有名的飯局—鴻門宴拉開序幕。
宴會上,劉邦和項羽大打感情牌,表明自己完全沒有獨吞關中的野心,一切只是一場誤會而已,最后借著上廁所的空檔才躲過一劫。
鴻門宴結束后,項羽成為軍隊最高領導人,并率領部下進入咸陽城,不但將秦王子嬰腰斬了,還放了一把大火直接把阿房宮給燒了,大火三月也沒滅完。
自此,昔日輝煌的大秦帝國已然覆滅,不太聽話的劉邦也已經服軟,接下來,就到了重新分封諸侯的階段了。
最終,項羽在鴻門大肆分封了十八路諸侯,楚懷王熊心被封為義帝,但是,後來項羽覺得他沒什麼利用價值,于是就派人把他搞死了。
為了避免劉邦后面又來搞事情,項羽和范增商量后決定,直接把他安排到巴蜀那個窮鄉僻壤去當漢王。
劉邦得知項羽的安排后,氣得直跺腳,差點就要去找項羽拼命了,好在蕭何、樊噲等人把他勸住了。冷靜下來后,劉邦還是選擇灰溜溜地去巴蜀當漢王。
去巴蜀的路上,為了讓項羽放下戒備,劉邦接受了張良的建議,直接把沿途的棧道都給燒毀了。
項羽這個人本來就沒多少歪心思,還真以為劉邦是心甘情愿去當漢王的。于是,就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因為不滿分封而發動叛亂的齊王田榮身上。
與此同時,原本在項羽手底下當保安隊長的韓信,因不滿項羽對待員工摳摳搜搜的態度,索性跳槽到劉邦這里發展。
劉邦對待人才的態度和項羽截然相反,為了讓韓信心甘情愿給自己賣命,劉邦直接用最隆重的禮節將韓信拜為大將。
按照歷史後來的發展,沒能留住韓信這個人才可謂是項羽最大的損失,估計項羽怎麼也想不到,後來與劉邦的對決,成敗竟然掌握在當初自己完全瞧不上的韓信手里。
公元前206年,劉邦采取韓信的建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平定了關中三秦。項羽聽到消息后,腸子都悔青了,鴻門宴上那麼好的機會就不該心軟放了劉邦這老小子。然而,項羽終究還是太年輕,沒過幾天又被劉邦給忽悠了。
為了讓項羽集中精力對付田榮,張良謊騙項羽,劉邦只是想得到關中,完全沒有東出之意。
項羽半信半疑,但此刻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把精力優先放在田榮身上。不料,后面大半年的時間都使自己深陷齊國戰爭的泥潭,無法抽身。
公元前205年,劉邦經過大半年的休整,實力急劇膨脹,遂決定東出和項羽一爭天下。
劉邦以項羽殺害義帝為由,向天下發布通告,指責項羽大逆不道,希望各諸侯王能聯合起來共同討伐項羽。
這個時候距離義帝死亡其實已經過去半年有余,而劉邦此刻才想起來要給義帝發喪,無非就是整一場鬧劇噁心一下項羽,同時也給自己爭奪天下找一個名正言順的借口。
最終,劉邦拼湊了五十六萬諸侯聯軍,大舉進攻彭城。此時,楚軍主力大部分還困在齊國,劉邦的諸侯聯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前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把彭城給攻克了。
彭城失陷,正在齊國作戰的項羽大軍很快就會陷入糧草不繼的窘境,因此,項羽必須在短時間內將彭城奪回來,否則楚軍很快就會面臨瓦解。
然而,此刻的項羽幾乎已經被天下給拋棄了,各路諸侯要麼和劉邦稱兄道弟,要麼就是站在旁邊看好戲,完全沒有援助項羽的意思,所以,對項羽來說,奪回彭城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這種情況下,劉邦終于把憋在心口的那口惡氣給出了,他再一次忘乎所以了,于是,每天和諸侯們大擺酒席慶賀,等待著項羽主動送上門來。
然而,霸王終究是霸王,哪會那麼容易被打倒。某日清晨,天剛蒙蒙亮,項羽便突率三萬精兵來襲,僅一天時間,五十六萬諸侯聯軍就土崩瓦解了,劉邦被嚇得屁滾尿流,連老婆孩子都懶得要了,一心只想逃命去。
劉邦在曹參的掩護下逃回了滎陽,而項羽原本是想趁著劉邦還沒緩過神兒來,徹底把他趕出歷史舞台的,好在韓信收羅了一批潰軍,在京索之戰中擋住了項羽追軍的致命一擊,劉邦才順利逃過一劫。
彭城之戰,項羽再一次將不可能變成了現實,并且向世界證明了:我項羽就是個萬人敵!
一時之間,西楚霸王的威名震驚四射,以至于之前倒向劉邦的各路諸侯紛紛轉頭來找項羽一起吃席,可謂是將墻頭草演繹的淋漓盡致。
劉邦和韓信看穿了諸侯們的嘴臉,既然都靠不住,那就只能挨個滅了。
于是,劉邦改變戰略規劃,由韓信去消滅其他諸侯國,劉邦則留在滎陽拖住項羽,和楚軍展開長期的消耗戰和拉鋸戰。
劉邦的軍事水平和項羽壓根就不是一個水平的,最后只能被項羽打得抱頭鼠竄。
奈何劉邦是個打不死的小強,雖然屢戰屢敗,但是團隊反而壯大了,糧草也越來越豐厚。反觀項羽,明明每戰必勝,但是身后的地盤和糧草卻越來越少,贏的也是越來越憋屈。
這是為啥?因為人家老劉背后有人,韓信、蕭何、張良、樊噲等人個個都能給大漢集團創造很大的價值。
但是項羽這邊有點才華的都跑去投奔劉邦了,剩下的幾乎都是些酒囊飯袋。楚漢爭霸簡直就是一個不懂人情世故的愣頭青和一個老狐貍成群的團隊在打pk,成敗其實早已注定。
公元前203年,楚漢雙方經過長期對峙,狀態基本都到極限了。 而且,項羽后方的地盤差不多都被韓信翻了個底朝天,局勢對他非常不利。
所以,項羽只能答應和劉邦簽訂合約,以鴻溝為界,從此中分天下,互不干擾。不久后,項羽帶兵東歸,然而,劉邦這個殺千刀的竟然在這個時候出爾反爾,悍然撕毀條約,對項羽圍追堵截。
原本劉邦定了一個會和日期,讓韓信、彭越派兵過來,一起對付項羽。但是這兩人也不是省油的燈,只是站在一旁觀望局勢,完全沒有前往會和的打算。
項羽被楚軍一路追擊到垓下,基本已經無路可退,只能回頭和漢軍干上一仗。由于韓信、彭越沒有前來支援劉邦,所以,漢軍再一次被項羽打得抱頭鼠竄。
劉邦發現憑借自己的力量完全干不過項羽,迫于無奈,只好以加封土地為條件說服韓信、彭越率軍南下支援漢軍。
就這樣,漢軍兵分五路,合計約60萬大軍,把項羽10萬楚軍團團包圍在垓下。夜里還唱起了四面楚歌,故意噁心項羽。
聽著四面傳來的楚歌,項羽不禁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公元前202年,透支的霸王終于迎來了人生的最后一戰。趁著漢軍不備之際,項羽率領八百精銳騎兵趁夜南逃,但是到達東城時,就只剩下二十八人了,而漢軍騎兵追趕上來的有幾千人。
事已至此,項羽仍然不明白自己為何會輸給劉邦那個啥也不行的老小子。為了向大家證明并非是自己不會打仗,而是老天爺非要亡我,項羽將騎兵分成四隊,沖出重圍,斬將砍旗,連勝三回,一路突圍到烏江。
烏江亭長勸項羽先把命保住,趕緊渡江回江東去。但是,項羽以無顏面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渡江,在砍殺漢軍數百人后,年僅30歲的項羽自刎于烏江,一代英雄就此悲情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