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很多開國功臣都免不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結局。如果他們不被君主猜疑,那麼似乎就是他的功勞還不夠大,不太能夠得上排面。
漢初三杰,韓信身死、蕭何自污、張良退隱;宋朝有杯酒釋兵權;明朝有胡、藍大案…
但是在這些朝代中,似乎只有唐朝沒有什麼擅殺功臣的情況,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當我們走進歷史,卻發現唐朝的開國八大將,其中七個都是先后被「報銷「了,剩下的是誰呢?
他逃出被皇帝猜疑的命運了嗎?
這被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猜疑的第一個功臣,就是劉文靜。
劉文靜也是貴族出身,隋朝末年時蔭父功被賜儀同三司,晉陽縣令。
別看只是一個縣令,但晉陽這個地方可不一般,在當時幾乎就是「全國直轄縣」,李淵作為唐國公,也曾經親自鎮守過晉陽。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文靜結識了李淵,他和晉陽宮監裴寂都覺得李淵和李世民父子二人可以輔佐,而比較進取的李世民也是非常賞識劉文靜,後來更是在劉文靜等人的謀劃下,李淵被逼反了。
可以說沒有劉文靜,或許就沒有當皇帝的李淵。
但是在唐朝建立后,劉文靜雖然也是宰相,地位卻一直低了裴寂一頭,這讓劉文靜非常不高興。
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履歷,憑啥你就在我頭上。
就此,劉文靜便經常和裴寂當場抬杠,一次在家里和弟弟劉文起喝酒,喝上頭的劉文靜拔刀砍在了一旁的柱子上:「 早晚殺了裴寂,骨灰都給他揚了。」
過了幾天,劉家總是不太平,在夜間有奇怪的聲音,劉文起便喊了幾個道士來「做法驅邪」,整個劉家大晚上也燈火通明的。
這些事情被劉文靜一個失寵的小妾知道了,小妾心中怨恨劉文靜,便托自己哥哥向朝廷告發,劉家這幾天是在密謀造反,不是在驅邪。
李淵聞言嚇了一跳,把劉文靜抓起來審訊了一番。
其實這件事很容易查清楚,劉文靜密謀造反,和誰密謀的,連個人證都沒有,造什麼反。
但被捕的劉文靜卻是憤憤不平,在監獄里破口大罵:「我當初和裴寂平起平坐,今天地位卻不如他,這難道公平嗎?我為大唐出生入死,卻連家人都保不住,這難道合理嗎?」
對曰:昔在大將軍府,司馬與長史略等。今寂已仆射,居甲第,寵賚不貲。 ——《新唐書·列傳十三》
這話一聽就是賭氣才說的話,再加上李世民從旁勸諫,李淵也是想把劉文靜放了,這事打個哈哈也就算了。
但此時裴寂的補刀來了:「劉文靜有本事,但是沒有心胸,今天您也看到他的言行了,他今天能記恨我,您這麼對他,他就不會記恨您嗎?只怕就算他以前沒有反心,以后也會有了。」(文靜性猜險,忿不顧難,丑言怪節已暴驗,恐為后憂。)
這一句話算是把李淵說住了,以前自己和劉文靜沒仇,他不會謀反,但現在自己和劉文靜有仇了,他還不會謀反嗎?
對待心胸狹窄的人,開懷大度只怕沒用吧。
現在不殺劉文靜都不行了啊。
就這樣,劉文靜被開刀問斬,跪在刑場上,劉文靜仰天長笑:「飛鳥盡、良弓藏,古人誠不欺我啊。」
如果說劉文靜是被自己的小心眼兒給害死的,死的也算情有可原,那麼杜伏威和闞棱這爺倆就是純粹的比竇娥還冤的冤大頭了。
杜伏威本是隋末農民起義之中江淮軍的首領,是妥妥的一方諸侯,闞棱是他的義子,他的另一位合作伙伴名叫輔公佑。
在李淵起兵,擁立隋煬帝的孫子楊侗之后,杜伏威便投降了李淵,作為帶資入股的大佬,杜伏威得到了李淵的厚待。
在李淵當了皇帝后,封杜伏威為吳王、上柱國,并且還把自己的李姓分享給了杜伏威,闞棱也被封為了左將軍。
武德五年,李淵召見杜伏威從丹陽進京,臨走之際杜伏威將丹陽的軍政大權交給了手下的王雄誕,這不由令輔公佑非常生氣。
一直以來,輔公佑都覺得在江淮軍這個小團體中,杜伏威是一把手,拿自己就是二把手,如今杜伏威要走了,怎麼不把權力交給自己呢?
這越想越氣的輔公佑最終一擼袖子,我不干了,造反!
于是輔公佑奪了兵權,起兵反唐。
此時杜伏威在長安,已經被李淵加封了太子太保、尚書令等職,地位比李淵的兒子李元吉還要高,聽說杜伏威造反了,心中大驚,派義子闞棱前去征討。
闞棱很快便被納入了趙王李孝恭的麾下,到了戰場上,闞棱手持一把陌刀,縱橫馳騁無人可當,一刀揮出就是兩三個敵人被他劈倒在地,端的是一員虎將。
沖到了敵軍之中,闞棱把頭盔一摘,一聲大喝:「你們難道不認識我了嗎!怎麼敢和我動手!」
輔公佑的叛軍認出了是闞棱,紛紛嚇得放下了手中武器,就這樣打了沒兩個月,輔公佑的一場造反就宣告結束了。
李孝恭打進了丹陽,抄沒了叛軍家產,沒成想連著杜伏威和闞棱的家一起抄了,誰也不知道這是下面抄家的人弄錯了還是李孝恭的意思。
闞棱聽到消息,直接和李孝恭大吵了一架,把李孝恭罵了個狗血淋頭。
李孝恭憋著一肚子氣,連夜審訊了輔公佑,輔公佑深知自己必死無疑,想著臨死也要吐別人一臉血,竟然大聲叫嚷:「我不是主謀,杜伏威才是主謀,是他讓我造反的!」
一句話,正中生了一肚子悶氣的李孝恭下懷。
杜伏威是主謀?來,這段你仔細說說,本王不差這點時間。
就這樣,李孝恭拿到了一份杜伏威才是謀反主謀的口供,闞棱當然也是從犯。
第二天,李孝恭便將闞棱「按律當斬」了,可憐的闞棱到死都還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自己明明是平叛的功臣,怎麼就被砍了呢?
消息傳到了長安,李淵也嚇了一跳,杜伏威是反賊?
而此時杜伏威也得到了自己是反賊的消息,同時也知道了闞棱被殺,這不由令杜伏威萬分惶恐,想要進皇宮找李淵辯解一下——我也是剛知道我是反賊。
可李淵根本不見杜伏威,這不由令杜伏威更加惶恐緊張,當即便一病不起,過了幾天直接驚懼交加,一命嗚呼了。
這杜伏威、闞棱爺倆,真是冤枉的要命,一直到李世民登基后,才給二人平反昭雪。
但李世民自己,手中喪命的功臣卻也不少。
這因李世民而死的第一個功臣,就是羅藝。
沒錯,就是《隋唐演義》中,隋唐第七條好漢「冷面寒槍」羅成他爸爸。
但小說終歸是小說,在歷史中羅藝是確有其人,羅成卻是純屬虛構,羅藝的兒子并不為史書所記載。
羅藝此人武藝高強,飽讀兵書,但是性格多變暴戾,反復無常,靠著自己的一身武藝屢立戰功,在隋朝就當上了虎賁郎將的職位。
隋末大亂后,羅藝稱雄幽州、營州,成了一方梟雄。
在李淵建立唐朝之后,羅藝審時度勢,投降了唐朝,并在清剿劉黑闥的過程中立下了大功,本來算是一個能臣。
但壞就壞在了他是李建成一黨的人,支持李建成當皇帝。
那站錯隊就完了,你再怎麼有功,不是我的人也沒用啊。
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后,羅藝便終日惴惴不安,李世民當了皇帝后, 給羅藝加封了一千二百戶食邑,誰知這更讓羅藝覺都睡不著了,生怕李世民這是暴風雨前的溫柔。
最終羅藝是受不了了,再這麼下去不用李世民來找自己,自己就能把自己逼瘋。
恰好曹州有個李氏女子,聲稱自己能夠上探天庭,下窺地府,治病救人也算靈驗,羅藝便讓她來家里給自己算算命。
誰知李氏見了羅藝的妻子孟氏,這麼一相面,就驚呼道:「哎呀,夫人可是有母儀天下之相啊。」
再一看羅藝:「您這個燕王的富貴不應該只有目前這些啊,您的富貴應該更加顯赫啊。」
謂藝妻孟曰:「妃相貴,當母天下。」
孟令視藝,又曰:「妃之貴由于王,貴色且發。」藝妻信之。
——《新唐書·卷十七》
羅藝一聽,竟然非常高興,妻子孟氏也是沉浸在了母儀天下的美夢里,當即就勸諫羅藝造反,羅藝一想,神仙都說我能成事了,我還怕啥。
干就完了。
于是羅藝起兵反唐,結果朝廷的大軍還沒到,幽州的守將楊岌就把羅藝打得潰不成軍,羅藝只帶著幾百殘部想要出逃突厥。
但他手下的將領們可就不愿意了,本來大家有吃有穿日子過得好好的,你這個大聰明聽了一個瘋婆子幾句胡說八道就要造反,連累著大家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現在還要叛國,誰跟你一塊發瘋啊。
就這樣,沒走到一半,羅藝的幾百殘兵就都跑沒影了,他也被幾個將領擒住斬首,頭顱傳回長安懸首示眾。
而那個做著皇后夢的孟氏,則是和李氏一起也被斬首示眾。
如果能重來,羅藝一定會大喊一聲:「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接下來這兩位,那來頭就不小了,都說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中的人物。
那便是侯君集和張亮。
侯君集本來是個浪蕩子弟,學射箭吧,十箭能空九箭,還有一箭射到了地上,完事還對別人夸自己有萬夫不當之勇,主打一個又菜又愛玩。
但此人早年就進了李世民身邊,在李世民還是秦王時就跟著李世民了,這麼多年的熏陶,總算是長了幾分本事。
後來帶兵覆滅高昌,也算是打了一場漂亮仗,但是在仗打完之后,侯君集卻縱兵搶掠,自己也一頭鉆進高昌國庫之中,拼命的劃拉東西。
這事情被司法官員知道了,便直接把侯君集下了監獄,李世民無奈,將侯君集「發配」洛陽,避避風頭。
恰好在這時,張亮在洛陽當都督,這個張亮可不是麻辣燙那個張亮, 而是瓦崗寨時期就活躍著的一號人物,投身唐朝之后便忠心耿耿地跟著李世民,頗得李世民賞識。
侯君集在洛陽見了張亮,一肚子悶氣有了發泄,拉著張亮就去喝酒,喝多了就大發牢騷:「我這也算立了功,怎麼就被排擠了呢。」
張亮寬慰侯君集:「也算是外出為官,怎麼能算排擠你呢。」
「立了功把我趕出來,怎麼不是排擠。」侯君集一拍桌子,「不過了造反,老張你干不干,你干我就跟你一塊造反。」(因攘袂曰:「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當與公反耳。」亮密以聞。——《舊唐書·列傳十九》)
一句話直接把張亮嚇了一大跳。
可侯君集此時已經喝多了,本來完全可以當醉話,張亮卻像得了寶貝一般,跑回了長安向李世民告發:「皇上不得了啦,侯君集要造反。」
李世民聽了,完全不當回事:「這話他是只對你說了吧,那沒人證沒物證的,他死不認賬怎麼辦,算了算了,你趕緊回去吧。 」
李世民這也算大度量了,可誰知侯君集卻還是找到了一個新的「造反伙伴」——太子李承乾。
原來李世民的兒子李承乾,腿腳有毛病是半個瘸子,因此一直非常自卑,覺得自己的太子之位不穩妥,生怕李世民給他廢了。
在得知侯君集的「造反言論」之后,李承乾似乎看到了希望,恰好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在太子東宮當差,李承乾便多次讓他帶自己岳父進入東宮,密謀怎麼造反。
侯君集這夜路走的多了,總是擔心「撞鬼」,每天睡覺都是輾轉反側地睡不著,終于一天晚上把他老婆惹急了,翻身起來就對侯君集道:「你一把年紀的人了,還是大唐大臣,有什麼事就大方點說出來,哪怕犯罪了自首去,還能有個寬大處理,天天折騰自己算怎麼回事。」
侯君集嘆了口氣,接著來回「烙餅」 睡不著。
終于李承乾事發了,侯君集也被牽連抓起來了,哪怕到了此時,李世民依舊不想殺了侯君集,但下面大臣們卻是不依不饒,定要讓李世民明正典刑。
最終侯君集還是被斬首了。
那麼當初舉報了侯君集的張亮呢?
這個大聰明和那迷信的羅藝比起來,也是不遑多讓。
在張亮到相州當官時,他的義子公孫節給他留了一個謎語:「弓長之主當別都。」
張亮一尋思,弓長之主,這不就是說的自己這個張嘛,恰好相州是東魏、北齊等朝代的首都,那麼這句話什麼意思?
自己也能有個首都?我張亮也能當皇帝?
一時間,張亮竟然真因為這麼一句沒頭沒腦的話高興了好幾天。
下面張亮養的幾個術士也是猛吹張亮的彩虹屁,這個說張亮「臥如龍姿「,那個說古讖書里面有張亮的名字,還有直接算出來張亮的小妾是王妃的。
只把張亮說的飄飄然乎。
不賣麻辣燙了,當皇帝去!
當皇帝第一步,在張亮看來竟然是養義子,而且一養就是五百個。
這是什麼操作,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不臣之心?
果然看到張亮這種行為,猜測了一下他此刻的智商,李世民連兵都懶得出,派出了一個大臣馬周來調查此事,原來吹張亮的那些人頃刻之間全部反水,紛紛爭當污點證人。
最終張亮被審判定罪,當街斬首。
說了這幾個在李世民時期造反的,那咱也來看一個在李世民時期冤死的,這位可是比杜伏威、闞棱爺倆兒還要冤,這就是李君羨。
李君羨是武安人,一開始也是瓦崗寨的好漢,後來跟了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就連突厥前來攻打長安,都是李君羨和尉遲恭前往退敵。
那麼為什麼李君羨會被猜疑呢?就是因為一本民間流傳的《秘書》中有言:
「唐三代后,女主武氏有天下」!——《太平廣記·卷一六三·讖應》
但女人怎麼可能占據天下呢?
李世民想不明白,但他知道了要防著點這種人。
恰好一天,皇宮之中大擺筵席,文武百官君臣同樂,行酒令也很簡單,說一下自己的小名,到李君羨時,他笑道:「 臣的小名是五娘子。」
李世民呵呵一笑,五娘子嘛,有趣,五娘子,五娘子…武娘子!
瞬間李世民冷汗就下來了,但還是掩飾著笑了笑:「你個女子,打仗可是勇猛的很啊。」
但就此之后,李世民就觀察上了李君羨。
這李君羨本是武安人,自幼習武,如今是左武侯中郎將,封的爵位是武連縣公,平時的職責是駐防玄武門,如今又得知了他的小名是「武娘子」。
破案了,這個女主武氏,就是李君羨啊!
就此之后,李君羨便愈發被李世民猜疑,最后李世民將李君羨貶謫到了華州當刺史。
李君羨還是滿頭霧水,自己干啥了就被領導討厭了?
但到了華州之后,李君羨也不想那麼多了,專心禮佛,準備摸魚度日,為此還結交了一個修煉辟谷之術的和尚道信。
這一點被御史抓住,彈劾李君羨私養妖僧,蠱惑民眾,意圖謀反。
早就等著的李世民聞言直接下令,李君羨斬首示眾,家產充公。
但誰知在李世民、李治接連駕崩之后,還是有一代女皇武則天登上了帝位,這才是真正的武娘子,李君羨純屬是被「躺槍」了。
我是「五娘子」,身上和武有關的消息也不少,怎麼這也成了罪過呢。
這李唐開國八員大將,李淵在位時弄死了三個,李世民弄死了四個,還有一個是誰呢?
萬夫不當的薛萬徹。
如果說闞棱是員虎將,那麼薛萬徹就是一員猛將,這是真正能夠血戰沙場的猛人。
薛萬徹乃是軍旅世家,一開始是羅藝的部將,羅藝投降唐朝后他也就進入了唐朝的軍隊,南征北戰立下了大功,但壞就壞在了他也是李建成那邊的人,在李建成被殺后,他也是逃出了長安。
其實李建成死后,他的那些下屬們,李世民還是非常優待的,下旨主動回來的,一律既往不咎。
就這樣,在眾人的勸說下,薛萬徹回來了,李建成留下的人才遺產之中,文有魏征、武有薛萬徹,全都歸了李世民。
後來,薛萬徹更是擊敗了突厥、土谷渾、薛延陀等一眾大唐的來犯之敵,李世民高興地直接把自己的妹妹丹陽公主嫁給了薛萬徹,讓他成了皇親國戚。
一直到李世民駕崩,薛萬徹都是恩寵有加,只在有人狀告薛萬徹「誹謗朝廷」時將他貶謫出京過一次,但很快就把他喊回來了。
升米恩、斗米仇,就這一次,就讓薛萬徹記恨上了。
在李治登基之后,薛萬徹被封了一個寧州刺史的職位,這讓薛萬徹非常生氣,覺得李治是在輕視自己。
永徽三年,薛萬徹和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密謀,最終二人決定發動政變,擁立荊王李元景為帝。
沒幾個月事情便暴露了,薛萬徹被捕,一開始還是咬死了不認賬,直到房遺愛出來指證自己,薛萬徹才低下了頭。
被斬首的當天,薛萬徹怒聲大喝:「沒想到我薛萬徹大好男兒,竟然被房遺愛這小子害死了!」(留為國家效死力固好,豈得坐房遺愛殺之乎!——《舊唐書》)
說著一扒衣服,對劊子手大喝道:「砍吧!」
劊子手見薛萬徹怒目圓睜,聲若雷霆,竟然嚇得哆哆嗦嗦的,下手第一刀直接砍偏了。
薛萬徹見狀對著劊子手喝道:「使點勁啊,沒吃飯啊!」
劊子手鼓足勇氣,接連砍了三刀才砍下了薛萬徹的腦袋。
這最后一員猛將,沒死在李淵手里,沒死在李世民手里,卻是死在了第三代皇帝李治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