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裝劇中,我們看到的城門一般都是朝向著里面開啟的,這和我們現代的觀念完全不一樣,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門基本都是向外開的,這樣的情況讓我們不得不疑問:為什麼古代城門要往里開呢?
往外開,敵人不是更不容易撞開嗎?難道古人這點智慧都沒有嗎?其實不然,向里開的大門,正是古人智慧結晶的體現。
古代的城門在平時必定是敞開的,如果敵人來犯,則需要守城的士兵以最快的速度關上城門。
如果城門向外開的話,關門的士兵則必須要離開城門和城墻的庇護,無遮無攔的暴露在敵人的弓箭火炮之下,跑到城外去把門拉回來。
這樣一來,城門給不了士兵們庇護,他們就成為了敵人的活靶子,傷亡的機率極高,這就會導致守城的士兵們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而不愿去承擔關門的責任,城門都沒人去關,那守城成功豈不更是天方夜譚了麼?
但如果城門是從里往外開,士兵一定是站在城門之后的,有了城門作掩護,士兵們不僅更加安全,并且關門的速度也能更快,這樣一來也就免除了關城門士兵的恐懼,還能最大程度減少其他士兵的傷亡。
在這種關鍵時刻,一兵一卒都十分的重要,這甚至會成為扭轉局勢的一個關鍵點。
我們總是認為向里開的城門不好防守,實則不然,在守城戰的時候,如果門是向外開的,在關門之后,由于敵人破門的方向是向外,守城的人根本使不上勁,除了祈禱門足夠堅硬以外也做不了什麼事。
要不然士兵們為了守門都在耗在向內拉城門的話,又有誰去阻擋其他地方的攻擊呢?畢竟守城戰也不是拔河比賽,不是哪方的力氣大將城門破開就算數的。
而如果門是向里開的,則可以在關門之后,迅速用沙包、木樁、橫欄等重物抵住城門,做好充足準備讓攻城者的進攻難度變得更加巨大。
并且如果我們對城門門洞進行一些觀察,就可以發現,古代門洞的設計都是以城門為界,向內的一邊比較寬敞,向外的一邊門洞較窄 ,那是因為城門的開關都是靠著一根名叫「戶樞」的柱子進行轉動。
相較于堅固的城門,戶樞是一個脆弱的裝置:它的作用就是保證城門的正常運作。而如果城門向外開,戶樞則必然要被設計在門外,暴露于敵人眼下,敵人只需要攻擊戶樞,就可以讓整個城門癱瘓,讓自己的進攻變得如魚得水。
而如果戶樞設計在內,就可以更好的受力,能更好的保證整個城門的正常運作,將來犯之敵統統拒之門外。
同時,向外開的城門更容易被偷偷破壞,齊國攻打晉國的 平陰之戰中,齊國就采用了火攻戰術,讓人在守軍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將晉國首都臨淄城的城門盡數燒盡,然后大搖大擺地進入晉國都城。從而可見:向里開的大門確實更容易防守啊。
我們對守城戰的認知大都是從影視作品中看來的,在某些電視劇中,攻城的士兵在撞了很多次門后就能讓城門打開,門鎖報廢,但其實在真正的守城戰中,工程攻城者哪怕真的破門而入,也不一定是讓門真正的打開,憑借蠻力只能在門上敲開一個豁口。
所以,城門向里開并不意味著更好撞開,影視劇的把門撞開的藝術加工只是為了讓守城戰更有戲劇張力。
古代的城門在和平時期基本都是保持打開的狀態,而如果城門向外開,就勢必要遭受風吹雨淋,這樣的后果是城門很容易就會腐爛,因為古時的城門大都是木質的,長期被淋濕就會讓大門變得脆弱不堪。對于守城的一方來講,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但如果城門向里開,就可以被厚實的城墻包裹得嚴嚴實實,不再需要擔心惡劣天氣會對城門品質造成影響,大大減少了城門的磨損,提高了其使用壽命和安全系數。
中國作為一個禮儀之邦,各種文化傳揚在建筑上也自然有所體現,城門向里開的設計就像是展開的雙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如此設計自有 迎接之意,能讓人感到十分舒服。
古時中國常年與其他國家進行邦交,這種城門的設計很容易給使節帶來賓至如歸的感覺,從而體現國家的風度與長遠的文化。在來訪的使節眼里,如此親切的設計自然是一個大大的加分項,他們也就更愿意和中國進行合作,從而促進雙方的經濟共同發展。
在泱泱華夏五千年的燦爛歷史中,這般向里開的城門設計自然有其道理,小小一個城門包含的是先人的智慧結晶,每一項巧妙的設計和微小的改動背后,說不準就是一次血淋淋的教訓。